斯诺登泄露情报的前因后果
斯诺登生于1983年,在美国长大,早年对国家挺忠诚。2004年他入伍美国陆军,本想去伊拉克执行任务,结果训练时腿骨折,只能退役。转行后,2005年他在马里兰大学一个安全中心当警卫,2006年进中央情报局,在瑞士日内瓦处理电脑系统。2009年他去戴尔公司,继续为国家安全局维护网络。2013年3月,他跳槽到布兹艾伦汉密尔顿公司,在夏威夷的基地干活。
在那儿,他接触到国家安全局的项目,发现这些工具本该对准国外目标,却用来收集美国人的电话记录、邮件和网上活动。2013年5月,他带着文件飞到香港,联系记者格伦·格林沃尔德、劳拉·波伊特拉斯和巴顿·格尔曼。6月5日,第一篇报道在《卫报》出来,曝光棱镜计划,国家安全局从谷歌、苹果和脸书服务器直接拿用户数据,包括聊天和视频通话。
6月9日,斯诺登公开身份,美国司法部6月21日指控他违反间谍法和窃取财产,护照被废。香港待不住了,6月23日他飞莫斯科,本想转机去南美,结果护照无效,困在谢列梅捷沃机场过境区39天。俄罗斯8月1日给他临时庇护,一年后延长到三年,再转永久居留。2022年9月26日,普京签法令给他公民身份。这事儿让美国政府抓不着人,也暴露了他们情报系统的漏洞。全球反应大,很多人骂他是叛徒,也有人说他维护了自由。
事件直接影响了美国内部,2015年6月2日国会通过《美国自由法案》,限制国家安全局收集电话数据,得法院批准才行。科技公司也动起来,苹果2014年加强iOS加密,谷歌2015年升级安卓,拒绝一些政府要求。欧洲那边,事件推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2018年5月25日实施,公司处理数据得用户同意,罚款重。其他地方也跟上,巴西2020年出类似法。中国加强数据安全法规,这都源于那次曝光。斯诺登的举动没白费,推动了全球隐私保护,但也让他自己付代价,美国通缉令还在,他回不去家。
如今斯诺登在俄国的生活现状
而到2025年9月,斯诺登42岁了,还住在莫斯科。他2017年和林赛·米尔斯结婚,2020年12月生第一个儿子,2022年前生第二个。俩儿子都在俄罗斯长大,他学俄语,融入当地。收入靠在线演讲和书版税,2021年3月在爱荷华州立大学远程讲,拿3.5万美元。2023年他参加隐私讨论会,继续发声。
他在X账号上活跃,2025年1月31日发帖批评参议员对举报者的态度,还说英伟达显卡内存不足是垄断行为。另一个帖支持图尔西·加巴德的反监控立场。2025年1月30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听证会上,提名国家情报总监的加巴德被问到斯诺登,她没直接说他叛徒,这事闹得挺大。
他在一间俄罗斯IT公司上班,干网络安全的工作。2020年10月22日拿永久居留后,能在俄罗斯自由走动,但限三个月。他不常公开露面,生活低调。2023年6月8日,他说对选择不后悔,但仍是美国通缉犯,回国就坐牢。斯诺登继续为数字隐私说话,2025年6月18日,他在新加坡超级AI会议上讲自由和智能机器时代,视频6月27日上线。2025年2月26日,有视频说他对比特币2025年预测,但内容是警告拐点。
事件对全球隐私保护的启示
而斯诺登的事情过去12年,影响还在。监控技术升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让数据处理能力翻倍。2023年,国家安全局项目还面临法律挑战,联邦法院判早期程序违宪。斯诺登2016年2月成自由新闻基金会主席,7月21日推手机信号监测工具,保护记者。
国际上,俄罗斯用他公民身份防引渡,美国2020年9月特朗普政府拒赦免。2025年1月斯诺登帖批评政府迫害举报者,引发讨论。这事提醒大家,智能设备可能泄信息,用VPN和加密app得注意。未来5G和物联网扩大,数据安全更重要,机构得平衡安全和权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