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下,互联网保险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特点。一方面,其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化,通过线上平台、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触达消费者,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支付宝、微信、抖音等平台推送的百万医疗险、补充医疗险、长期重疾险;另一方面,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保险产品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方案,如:支付宝智能保险顾问“蚁小宝”,拥有产品对比、测试、帮选等功能。
互联网保险产品最直接的优势就是价格实惠。以50岁女性购买百万医疗保险为例,线下某人寿保险年缴保费为2000元左右,且必须有加靠主险才可购买。支付宝同类产品则需800元左右,可单独购买、按月支付,极大降低了消费者支付压力,颇具诱惑。而且线上保险产品种类丰富,选择灵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组合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等多种保险产品,避免了线下常见的捆绑销售问题。
当然,互联网保险也存在明显缺点。信息理解偏差最为突出。保险条款中包含大量专业术语,《投保须知》《保险条款》《服务协议》等电子文件多达数十页,用户阅读“走马观花”,极易忽略细节,增加后续理赔纠纷难度。其次,互联网保险产品名称与实际保障内容名不副实现象屡见不鲜,动辄以“百万医疗险”“百万住院补贴”“百万意外医疗”等噱头大肆宣传,这种营销手法极易误导消费者对产品实际保障能力的判断。而售后理赔风险又是互联网保险另一个痛点。如果用户未能妥善保存电子保单、缴费记录等重要资料,或者对理赔流程不够熟悉、人工客服长时不上线等情况,都会影响后续的理赔效率。
互联网保险的未来,取决于各大保险公司如何在追求效率与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推动线上保险实现“效益驱动”向“价值驱动”的深刻转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