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这不公平啊!”病房里,李先生的家人又焦急又困惑,“我家老李才第一次脑梗,左边身子就动不了了,天天躺在床上,以后还得坐轮椅。我们邻居同样岁数,几年中都梗了3次了,现在还能下楼遛弯,能走能跳,啥活也能干!为啥差别这么大?难道我家老李得的脑梗更厉害吗?”
相信很多发生脑梗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同样一种病,为啥结局差别这么大?
答案其实很简单:脑梗本身的性质没有什么不同,但结局全靠“位置”和“运气”,什么意思呢?
先来了解一下脑梗是怎么一回事?
咱们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超级精密的总指挥部,里面有不同的部门分管运动、感觉、语言、呼吸等,血管就是给这些部门输送氧气和营养的“生命线”。
脑梗,就是某条“生命线”被堵死了,它负责供血的部门就会因为缺氧而瘫痪,这个部门管理的身体功能也就跟着失灵了,比如堵了运动部门,就可能偏瘫;堵了语言部门,就说不出话了;如果堵在了管理呼吸、心跳的“核心部门”,或者管理身体活动的“主干部门”,那后果自然非常严重,一次就可能致命或致残。
但如果堵的是某些功能不那么单一、或者有其他血管能帮忙代供血的“边缘部门”,即使梗住了,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可能很轻,比如只是有点头晕、手脚稍微有点麻,治疗后恢复得就很好,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此外,还有一个与脑梗后遗症大小轻重密切相关的因素素是血管堵塞的时效,比如脑血管自己长出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越来越大,最后把路彻底封死了,这种堵塞往往是永久性的,损伤更大;如果脑血管是由于身体其它部位斑块破裂形成的血栓漂流过来而堵塞的,只要发现及时,通过溶栓治疗把这个“漂流物”化掉,血管就通了,脑细胞损伤小,后遗症自然就轻。
这就是李先生与邻居脑梗后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但需要知道的是:脑血管会堵在哪、被什么样的血栓堵塞、什么时候会发生堵塞,谁都无法预知,也相信谁都不希望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需要日常管理好自己的血管,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中老年人,务必要按照如下脑梗防护清单做好提前预防:
- 空腹血糖力争<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 血压控制目标是<130/80mmHg。
- 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要严格控制在1.8mmol/L以下,这是稳定斑块的重中之重。
- 遵医嘱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绝不能随意停药。
- 彻底戒烟戒酒: 烟草和酒精都是血管的“头号杀手”。
- 健康饮食: 坚持限盐、少油、主食不过量,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 坚持运动: 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运动,达到微微出汗的程度,比如快走、慢跑、太极拳。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