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涯一蠹鱼》《天上大风》《一心惟尔》到《闭门读书》,中国台湾出版人、作家傅月庵以二十年四本书的速度记录整理阅读感想,观察图书市场变化,为当代书籍风貌留档。
新书《闭门读书》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之际,傅月庵来到上海。在福州路上海古籍书店举办的新书分享会上,他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子善,旅日作家、翻译家李长声,编辑、学者陆灏共话读书这件事。
分享会现场
《闭门读书》以明代高启的《寻胡隐君》诗句“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为四辑篇名,喻读书心境,从书人、书事、书市到书缘、书语,尽在其中。
傅月庵自言此书为“书话”,非“书评”——讲书,但不评书。书话就是说与书相关的事:作者、版本、成书经过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过去,纸质书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几乎唯一来源,而今,网络成为知识和信息的海量来源。“边看边玩,似乎获得的知识也不比看纸质书少。过去读完书,用笔写心得,现在可以直播,可以召唤AI来写作。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知识真的解放了。另一方面,阅读变得碎片化,这里抓到一个讯息,那边抓到一个资讯,阅读者组合、组装之后就变成自己的知识。至于这些知识是真是假,正确与否,好像大家也不那么在意了。”傅月庵坦言,他知道阅读和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只能做老派的事情,还是照着这一辈子以往所受过的训练,写出了这样一本书。这本书是不是会有市场?我也不知道。”
“现在是AI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有没有可能让AI用傅月庵的笔法写傅月庵式的文章?这才好玩嘛,我是主张阅读要好玩一点的。”陈子善大胆设想。
李长声则感慨来到上海见到的阅读场景令他感动,“我去了徐家汇书院,又参观了古籍书店,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是一种享受,得到生活的乐趣,看短视频更像是消费。”
“黄昏时分,把手机关掉,闭门读书,与世界保持一点距离,我喜欢这样的方式。”陈子善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读书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一本书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艺术的表现,装帧设计是不是好看,是不是让人舒服,内容是不是能够让人打开视野,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或是得到一些快乐。”傅月庵说,喜欢读书的人应该要往一个目标前进,希望自己总能读出一本书的好处,而读书最大的好处可能是让人获得宁静,知道如何应对这个世界,与它相处。
“看视频,也是一种阅读。”陆灏对眼下的阅读生态抱有乐观,“读书还是有乐趣,读书人不会消失,即便变得小众,那我们就‘偷着乐’——既然读书那么好,偷着乐更开心,保持我们这个小小的兴趣,让它延续下去。”
原标题:《傅月庵:AI时代,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吗》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