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与西贝贾国龙的纷争赚足了大家的目光,罗永浩发声明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和贾国龙,西贝也发布了道歉声明,这一事件告一段落。这时刘强东简简单单的办了一个“京东品酒会”,刘强东的一言一行被放在放大镜下观察、切块,就像唐僧肉,被众媒体分了,你报道菜单、我报道现场做菜、他报道与王兴的外卖大战,只言片语就吸引了大量流量。看得出来,现在刘强东风头正劲,京东的战略也是接连落地,让人充满期待。
大强子的抓机会能力真的强
预制菜与现炒菜引发大量讨论,尤其是老罗自带流量,让这一波讨论如火山喷发。刘强东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时机。时隔近20年重启了“京东品酒会”,而且在京东品酒会亲自下厨,现场烹饪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而且表示很久不下厨了,有点紧张,就像“贾国龙先生第一次炒菜一样紧张、像罗永浩第一次说脱口秀一样紧张”,很自然的把话题带入目前的热点。而且用现场烹饪的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同时抓住机会,大力宣传自己的线下餐饮平台“七鲜小厨”,而其特点就是现炒现做,而且在食材的把控上,全部坚持京东源头直采,可查可控。为什么称之为餐饮平台,因为“七鲜小厨”采取合作制,商家可以贡献菜谱,获得奖励和分成,实现长期收益。而且刘强东的梦想很大,要打造中国餐饮界的米其林。不仅是现做,而且在品质追求上还有更高的要求。这一波操作,直接赚足了大家的眼球。
年轻的企业家开始锋芒内敛
大强子当然会很自然的谈起京东的外卖业务。刘强东表示,非常尊敬美团的王兴,一直想要和王兴见一面,当面谈一谈,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他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很正常的,要靠战略、模式、价值创造和信誉进行竞争,企业之间不应该成为仇人,尤其是正常的商业竞争不能变成个人恩怨。
可以看得出来,中国的第一批年轻创业者,随着步入中年,都已经变得更加成熟了。年轻时候的锋芒毕露对于开拓市场,壮大企业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他们的考虑已经更全面、更细致了。就像老罗一样。
老罗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战,但是面对西贝、面对贾国龙的步步紧逼,老罗也没有选择火力全开。老罗在声明中表示:“我亲眼看到过无数我认识的中年人,尤其是一些取得了事业成就的,可以为了所谓的面子,做出多愚蠢、多糟糕、多不顾后的事”,虽然后面举例子说贾国龙就是这样的人,但是老罗还是多少有点自己代入自己,认真反思自己有没有为了“中年人的面子”而可能导致近2万名西贝员工岗位面临风险。老罗选择了大局,不再盯着西贝打了。尤其于东来在支持西贝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希望人们理解帮助企业改善问题、走向美好,而不是不经意间毁掉一个企业”。
而老罗在直播中以及社交平台上,都表示:于总一直都是他非常尊敬的企业家。可见惺惺相惜的人会彼此影响。
七鲜小厨的“带动效应”与商业共生逻辑
谈及“七鲜小厨”的市场影响,刘强东明确表示,它并未挤压周边餐饮生存空间,反而凭借自身品质与流量,带火了周边业态——这正是“集群发展”的核心逻辑:单一商家难聚客,同类或相关业态集中,反而能释放规模效应,实现从“零和博弈”到“共生共赢”的转变。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单独开一家眼镜店,客流有限;但“眼镜一条街”聚集数十家店,形成“买眼镜就来这”的认知,消费者能比价选款,商家共享客流,哪怕有竞争,生意也比单打时好。电脑城同理,单店易“酒香怕巷子深”,聚集后成“电脑城”,客流与生意双双提升。
餐饮领域,美食街、小吃城从不因店多“僧多粥少”:火锅店、面馆、小吃店各抓客群,消费者为一站式尝鲜而来,商家共享集中客流。七鲜小厨便是如此,以“现炒+直采”吸引高要求客群,这些客流又顺路走进周边餐馆,激活区域餐饮生态。
外卖领域亦如此,美团、饿了么、京东外卖的竞争,不是互相挤压,而是共同做大市场:三者各有侧重,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推动外卖从“吃饱”向“吃好”升级。中国市场足够大,企业无需“你死我活”,合理竞争、互补共生,既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也能让消费者享更多实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