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明星代言早已不是单纯的商业合作,而是一场精心包装的信任交易。
观众因熟悉的面孔而放下戒心,掏出真金白银,最后却发现自己成了别人口中的“韭菜”。
汪涵、马伊琍、张国立,以及张庭夫妇这几位名字家喻户晓的艺人,用一次次“翻车”事件,将“明星效应”变成了“诈骗帮凶”的代名词。
明星代言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利用人设,制造稀缺感,规避风险提示。
他们利用长期积累的公众形象,让消费者天然产生信任感。
无论是“年化10%的高收益”,还是“首月1.6元的保险福利”,抑或“明星同款创业机会”,都让人心动。
而广告中极少提及风险,甚至刻意模糊关键条款,让消费者误以为“有明星背书就等于零风险”。
就比如汪涵,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经的他在湖南卫视的二十多年,塑造了一个稳重、睿智、有担当的形象。
可在“爱钱进”事件中,他却用行动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设只是人设。
“有汪涵,更靠谱”这句广告词,在后来几乎成了数十万投资者的噩梦。
年化10%的承诺,远超正常理财水平,银行管存的说法,纯属虚假宣传。
当平台突然暴雷,230亿资金消失,受害者中不乏将棺材本投入的老人。
更讽刺的是,汪涵在事发后的道歉声明中,极力撇清关系,仿佛自己只是个打工人,与诈骗无关。
这种态度,不仅让受害者愤怒,也让公众第一次意识到:明星代言,可能就是诈骗的“合法外衣”。
而从那时候汪涵也很少的出现在公众面前了,如今更是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有很多本来大家不会相信的东西,但是只要明星一采火那么这些东西就仿佛披上了一层糖衣一样,让人容易轻易的相信。
除了汪涵以外,马伊琍的做法也让人恼火。
我们都知道在几年前马伊琍可以说是非常火的。
但是马伊琍的代言不多,不过每次出手都“精准收割”。
“茶芝兰”奶茶项目,在她代言前几乎无人问津。
代言后,门店排长队,粉丝纷纷加盟。
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切只是精心设计的局。
加盟费从十几万飙升至几十万,还需额外支付装修、原料费用,总额近百万。
加盟后,总部拖延选址、装修、供货,最后干脆跑路。
涉案金额超7亿,数千投资者血本无归,马伊琍的回应?一句“向受害者道歉”,然后继续拍剧接广告。
没有赔偿,没有追责,仿佛这场诈骗与她无关。
可是当初大家可都是冲着他的名声才去的,否则谁会在意一个小小的奶茶品牌呢?
因为大家都想着既然马伊琍都代言了,那就说明这家品牌足够可信,可事实是马伊琍那边也只是拿钱走人罢了。
不过还好像这样乱代言的人很快就接不到什么代言和工作了。
还有就是张国立,他这个人够有名吧,不管是老人,小孩儿,也都看过她所演的戏。
所以张国立的“国民老戏骨”形象,让他的广告具有天然说服力。
可在众安保险代言中,他却用一句句谎言,将观众推向深渊,“首月1.6元,享受几十万保障”。
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可现实是:后续保费从几十元暴涨到上千元,自动扣款无法取消,退订需付违约金,客服态度恶劣,用“霸王条款”搪塞投诉。
哪怕是被315晚会点名后,张国立轻描淡写地说:“我只是按剧本拍广告,没买过这个产品。”
这种“拿钱走人”的态度,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更是对公众信任的践踏,果然这些明星都是只认钱不认事儿了。
最后令人厌恶的还有张庭夫妇,曾经张庭夫妇堪称明星商业版图扩张中的“奇葩”存在。
他们创立的“TST庭秘密”,打着微商旗号,构建起一个看似庞大实则漏洞百出的商业帝国 。
从2013年品牌创立之初,便凭借张庭的明星光环和林瑞阳极具煽动性的营销手段,吸引了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人加入。
在销售模式上,TST以发展层级代理为核心,看似加盟免费、无需囤货的低门槛,实则暗藏玄机,或者说原本的微商早就发展成传销了。
所谓的“入门费”以消费2500元升级为红卡会员变相呈现,只有成为红卡会员才有资格发展下线,获取额外奖励 。
这种复杂的返点和计酬方式,在层层代理体系下,早已脱离正常商业模式,与传销特征高度吻合。
尽管张庭夫妇一直坚称公司合法经营,但早在2021年,湖北省保康县市场监管局就已判定其针对“红卡会员”执行的奖金制度为传销行为 。
TST的产品质量更是饱受诟病。
从2017年起,不断有消费者投诉使用产品后出现“烂脸”情况。
可TST方面不仅不积极解决,还利用强势话术,将问题归咎于消费者自身,声称是“正常的排毒现象”。
如果是长一些痘痘的话,那也就算了,但是脸都烂了,怎么还能说是排毒呢?这些话听起来就是在糊弄消费者。
后来就连人民日报对于他们的这些行为都做出了点评,但是仿佛央媒那边发声也影响不到张庭夫妇继续敛财。
202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市场监管局以“涉嫌传销”对上海达尔威有限贸易公司立案调查,张庭夫妇名下价值17亿元的96套房产被查封 。
但这场调查并未让张庭夫妇收敛。
在调查期间,他们一方面在社交媒体上不断强调自己的“冤枉”,试图挽回公众信任。
另一方面,还在谋划新的商业布局。
2023年10月,案件出现戏剧性反转,张庭达尔威一案被法院撤销,名下资产全部解封。
林瑞阳更是高调宣称要在全球各地找回代理,重启商业帝国。
可即便如此,张庭夫妇的商业行为依然疑点重重。
他们凭借明星身份,利用大众的信任,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将商业活动变成一场对普通民众财富的无情收割。
那么到最后到底是谁在为明星买单?
这四起事件的共同点有一个,那就输受害者多为普通民众,他们大多缺乏专业金融知识或商业经验,容易被明星光环迷惑。
但是明星那边缺几乎不承担责任,即使项目涉嫌违法违规,他们也能通过各种手段全身而退。
明星代言,本应是一种责任担当,如今却成了高收益低风险的“生意”。
艺人拿到代言费,项目方拿到资金,受害者拿到一堆无法兑现的承诺。
那我们就必须问问那些明星了,既然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代言那个东西,他们又是怎么敢拍着胸脯保证这些都是好东西呢?
也希望以后的各位明星能够在接代言之前好好了解一下自己所代言的产品,别到最后出事了,你来一句,“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结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