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的严峻环境之下,各大企业都掀起“裁员降薪”潮,9月16日,有网友爆料,匹克全体员工降薪。
当天,匹克集团董事长发布一则内部通知,为了确保集团正常运营,为此实行降薪政策,目前经过与各部门人员的协商与沟通,全体同事对政策予以支持与理解。
另外,对人力资源中心相关人员给予停薪停职处理,并责令三位以书面形式向集团董事长汇报说明,至于为什么停薪停职,通知中没有明确说明。
从曝光的资料来看,匹克此次的降薪幅度相当之大,依照员工的薪资水准划分为几个等级,每个等级有明确对标的降薪方针。
其中工资5000到10000元的人员,降薪幅度为10%.
工资10000到20000的人员,降薪幅度为20%。
工资20000以上的人员,降薪幅度为30%。
直营销售体系无疑成为当下降薪政策下的最大“受害者”,员工薪资直接砍半,甚至还取消了绩效。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降薪政策并未提前书面通知,仅仅在发工资前四天对所有人员进行临时通知,在发放薪资的第二天,公司发布通知中称全体同事对该政策表示理解。
此外,匹克集团先前曾承诺员工绩效一季度一发,但是今年截止到现在,员工绩效仅仅发放了一次。
在此情形之下,公司还要求反对降薪的人员参加“三观培训和加强内控管理”的会议,疑似暗指员工不为公司大局为重,甚至上升到三观不正的问题上,不得不说,匹克集团的一系列操作,必然让不少员工滋生不满情绪。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匹克集团在当下陷入发展困境之际,在前不久的慈善活动中还豪捐1亿元,用老百姓的俗语来说,实在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味,在外为了树立好集团形象与口碑,却需要底下员工做出牺牲。
据业内人士分分析,2025年,诸如匹克等国内运动品牌市场竞争环境依旧激烈,主要体现在一线大品牌主导市场份额,例如李宁和安踏等品牌,他们用充足的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领域,另外在数字化营销方面也投入较大成本,所以收获的效益也是有目共睹。
相比之下,匹克作为二线品牌市场竞争力明显不够,市场占比甚至不到2%,尤其是线上销售业绩更为惨淡,甚至达不到行业均值,这当然也与旗下核心品类缺乏创新与亮点有关,通常情况下,在标价差额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更倾向于选购具有新卖点的新品。
在品牌购买力乏力的情形之下,运行原材料与物料成本却在持续增长,多重压力之下,匹克的发展前景的确不容乐观,最终只能靠全员降薪来稳定局面。
下发降薪政策的确能缓解集团运营上的经济压力,但它带来的弊端同样不容忽视,在没有提前安抚好员工的情形下,强行降薪之后导致大家人员涣散,凝聚力大大受损,将集团拉入内忧外患的艰难境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