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骚乱平息后,尼泊尔迎来女总理,73岁的大法官临危受命,对此,中方也是在第一时间送上祝贺。那么,尼泊尔为何会出现大规模骚乱?新总理卡尔基又能否承担起收拾残局、稳定国家的重任?
尼泊尔的动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事件,而是积累多年的矛盾在短期内集中爆发。表面上看,是因为政府封锁了社交媒体平台,引发了年轻人的强烈不满。但实际上,尼泊尔社会长期存在的腐败问题、经济困境、政治制度的不稳定等等,才是导致局势急转直下的深层原因。对年轻一代而言,他们不仅仅是对社交媒体禁令的不满,更是对政府长期忽视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未来发展道路感到失望。
于是,这些群体冲击了尼泊尔首都辛哈杜巴行政宫殿、议会大厦和最高法院等建筑,而政府的强硬措施并未平息事态,反而加剧了对立情绪,最终迫使总理奥利辞职。此次骚乱导致至少72人死亡、超过两千人受伤,这样的代价确实难以承受。
要理解这场危机,必须从尼泊尔的经济结构谈起。尼泊尔经济极度依赖侨汇,超过三分之一的GDP来自海外劳工寄回的钱。这种经济模式短期内缓解了贫困问题,但长期来看,却让国内缺乏动力去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年轻人不得不外出务工,而国内政府则因侨汇的稳定流入,而缺乏改革的紧迫感。结果就是,国内就业岗位匮乏,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活力不足。
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看不到未来,只能在失业和低收入之间来回挣扎。而当政府试图封锁他们与外部沟通的平台时,矛盾终于彻底爆发。社交媒体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经济活动的依赖。许多年轻人依靠平台做电商、跨境代购或兼职工作,一纸禁令可能让他们的生计瞬间断裂。这种直接影响年轻人生活的措施,自然引来更大反弹。
此外,尼泊尔腐败问题是更深层的社会毒瘤。近年来曝光的多起丑闻,例如伪造文件帮助尼泊尔公民冒充难民进入美国的案件,让民众对政府彻底失去信任。更令社会愤怒的是,政客家属在社交媒体上展示的奢华生活,与普通人难以维持的生计,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抗议者看来,政府封禁社交媒体不是为了所谓的秩序,而是为了掩盖腐败。这样的判断直接推动了抗议规模的扩大。
除了经济与腐败,制度问题同样重要。尼泊尔的议会制度基本照搬西方模式,但与本国多元复杂的族群、地区现实并不匹配。赢者通吃的政治模式,使得执政党往往将资源分配给支持者,而反对派则完全被排斥。这种体制性缺陷,让政府频繁更迭而无法稳定运行。自2008年以来,14届政府无一完成任期,这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在这种背景下,任何政策失误都可能成为社会矛盾全面爆发的导火索。
在骚乱达到顶点时,73岁的前首席大法官卡尔基被推上政治舞台,成为尼泊尔首位女性临时总理。她的人生经历和司法生涯,让她成为各方能够接受的人选。她曾因参与人民运动而被捕,也曾在最高法院任职期间,坚持打击腐败,对政界权贵不留情面。卡尔基的清廉形象和司法背景,使得她在动荡时刻被视为“裁判员”,能够暂时平息各方矛盾。
卡尔基就职时明确表示,自己和临时政府不会执政超过六个月,核心任务是恢复秩序、筹备大选,并回应抗议者提出的反腐诉求。她的发言直接点出了“Z世代”的关切:终结腐败、追求良好治理和实现经济平等。她选择在就职当天为遇难者默哀,也是一种对民众情绪的安抚。
然而,她面对的挑战极为艰巨。首先,街头骚乱刚刚平息,但超过一万二千名囚犯仍在逃亡,公共安全形势紧张。其次,国家机构在抗议中受到严重破坏,需要迅速修复。更为棘手的是,社会对政府的不信任已深入骨髓,单凭一个临时政府很难迅速重建信任。六个月时间,要同时推进选举和反腐措施,可谓难度极大。
同时,尼泊尔地处中印之间,两国对尼泊尔局势都高度关注。对于尼泊尔临时政府总理就任,我外交部14日明确表示祝贺,并强调中方尊重尼泊尔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愿推动中尼关系持续发展。对尼泊尔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而言,中国的支持尤为重要。中国与尼泊尔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尤其在基础设施、贸易和人员往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看尼泊尔这次危机,再次提醒世人,一个国家如果忽视年轻一代的诉求,如果腐败与失业长期存在,那么即使表面平静,内部也始终潜伏着巨大的不满情绪。卡尔基的上任让局势暂时冷却,但尼泊尔能否走出循环,关键还是要看政治精英是否真正愿意进行深层次改革。如果继续依赖侨汇、回避腐败问题,那么社会矛盾迟早会再次爆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