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142比10,这么大的差距摆在那,美国和以色列真心不觉得尴尬吗?
投票数字一出来,我愣了两秒。142个国家赞成,10个反对,12个弃权。第80届联大直接把“两国方案”搬到大屏幕上,美国和以色列代表当场脸色拉下来了。以色列说这是“毫无意义的操控美国干脆骂成“送给哈马斯的礼物”。
问题是,这不是几个小国凑热闹,这是全球多数派的选择。你说这种场面,美国还能装作“带领世界”吗?
我查了下背景。沙特阿拉伯牵头,阿联酋、埃及、约旦这些中东国家也在推动。投票前,以色列还在加沙北部疯狂轰炸,据《以色列时报》统计,15万人已经撤离加沙城,就在一天之内几万人离开。以军甚至罕见地下“全城撤离令”。
这种情况下,联大把停火和建国写进决议书,美国还说“不合时宜这话真不怕全球翻白眼吗?
再看投反对票的队伍,美国、以色列,加上少数几个岛国。注意,是岛国,不是所谓的“发达大国联盟”。这10张反对票背后,更多是政治绑架。美国的中东政策几十年没变:口头说和平,实质护航以色列。
问题是,现在全球南方国家越来越敢表态。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这些人口和经济大国都投了赞成票。按照联合国会员国数量,142票基本接近压倒性共识了。
有人可能会问,联合国决议不是约束力不强吗?对,美国常年无视,安理会有一票否决。但这次是大会投票,所有国家一国一票,话语权回到了多数国家手里。你可以说执行力有限,但它至少形成了一个国际合法性。美国和以色列再说“我们孤立哈马斯但数字一摆出来,孤立的是谁?
我想到一个细节。巴勒斯坦常驻联合国观察员曼苏尔在会后说,“几乎所有人都渴望打开和平之门”。看着他那种激动劲儿,你很难冷静地只用“外交辞令”来解释。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喊停火,但这是第一次拿到全球142票的背书。
对巴勒斯坦来说,这就是一次象征性的突破。对美国来说,这是一次赤裸裸的挫败。
再看以色列的处境。过去几个月,美国每年输送的军事援助数字摆在这:2023年,美国对以色列军事援助大约38亿美元,占以色列军费预算的五分之一。
你说以色列能听谁的?问题是,美国自己国内舆论也在分裂,《皮尤调查》去年底的数据显示,49%的美国年轻人认为过于偏袒以色列。年轻人和少数族裔群体的态度在变,但白宫还在老路上走。
这就是矛盾点。美国需要以色列当中东代理,但全球南方国家已经不买账。欧洲内部也裂开了,比如法国投了赞成票,德国弃权。你能想象吗,德法居然在巴以问题上分道扬镳。这说明什么?说明欧洲不愿意再完全被美国捆绑。
问题来了,这个“纽约宣言”真能改变战场局势吗?短期内很难。以军还在空袭,哈马斯也没退场。更现实的是,美国依旧握着安理会否决权。
可话说回来,这个结果至少证明一个趋势:第三世界国家在全球议程上不再是配角。以前他们在联合国就是投票工具,现在他们能组织起压倒性多数,直接顶住美国的脸色。
想想就讽刺。美国常说自己在“领导自由世界结果到头来在世界最大议事厅,投票时连两位数的支持者都凑不齐。你说这种场面,他们真能无动于衷?
我其实有点好奇,下次再有类似决议,美国还会不会坚持否?还是说干脆躺平,学会沉默?#热问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