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73岁的城阳居民李奶奶(化名)拿着胸部CT报告,看着“前纵隔占位,较2024年4月稍增大”的结论时,心中满是忐忑。而如今,术后仅5天便康复出院的她和她的家人,逢人便夸赞:“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国家级专家的顶尖手术,伤口小、恢复快,真是太幸运了!”这一切的改变,源于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深度合作——胸外科院士团队专家翁文翰教授带来的微创诊疗技术,不仅为李奶奶解除了病痛,更让基层患者感受到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民生温度”。
健康科普
纵隔占位——藏在胸腔里的“神秘病灶”
很多人对“纵隔占位”感到陌生,甚至闻之色变。事实上,纵隔并非一个器官,而是位于两侧肺之间、胸骨后方、脊柱前方的重要解剖区域,内部包含心脏、大血管,如主动脉、上腔静脉、气管、食管、淋巴组织和重要神经等结构,堪称人体胸腔的“交通枢纽”。当这个区域出现异常肿块即“纵隔占位”时,可能是良性的囊肿、脂肪瘤,也可能是恶性的胸腺瘤、淋巴瘤等,而判断其性质、及时干预,是避免病灶压迫心脏、大气道或大血管,引发呼吸困难、胸痛等并发症的关键。因此,一旦发现纵隔占位且存在进展迹象,应及时寻求胸外科专业评估。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蓝新颜介绍,由于位置深、结构复杂,纵隔区域内发生的病变往往隐蔽性强,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是通过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像李奶奶这样,通过胸部CT发现前纵隔的占位性病变——1.7cm×1.5cm的病灶,虽体积不大但有增大趋势,就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处理。以往,这类患者常因担心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而犹豫,甚至选择远赴北上广就医,如今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家门口解决大病”已成为现实。
斜卧入路、双孔操作
2.5cm“小孔”完成高难度纵隔手术
完善术前准备后,翁文翰教授与城阳人民医院胸外科赵军副主任团队一起,为患者施行“胸腔镜下纵隔病损切除术+肋间神经阻滞术”。通过胸腔镜清晰的视野,精准分离病灶与周围组织,完整切除支气管囊肿。整个手术过程流畅高效,历时短、创伤小,术后第三天便成功拔除引流管,拔管次日便达到出院标准,真正实现了“微创即速愈”。
与常规胸腔镜手术不同,翁文翰教授采用了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王俊院士的“斜卧位”入路方式,而非传统侧卧位,它极大优化了手术视野和器械操作角度,显著降低了对周围组织特别是血管和神经的潜在损伤,真正实现“精准直达、最小干扰”。
手术中,翁文翰教授实施了“肋间神经阻滞术”,它是加速康复的“隐形”关键。这是一种针对胸部手术的前沿镇痛技术,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减少全身性镇痛药使用,从而利于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咳嗽排痰,对预防肺部感染和促进整体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微创+快速康复”理念的重要一环。
手术仅采用两处微小切口:主操作孔仅为2.5厘米,腔镜入口更是只有1厘米。“手术操作空间极小,相当于在‘夹缝’中精准切除病灶,既要避免损伤周围的心脏、大血管,又要保证完整剥离病灶,对术者的技术和经验要求极高。”参与手术的胸外科副主任赵军解释道。为了实现“创伤最小化、恢复最大化”,翁文翰教授为其量身定制了微创双孔胸腔镜手术方案,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翁教授凭借精湛的镜下操作技术和丰富的立体解剖经验,完整切除病灶,术中出血仅10毫升。
术后病理显示为“支气管囊肿”,这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源于胚胎期支气管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异位残留,属于纵隔良性占位的一种。但因其位置“异位”,未出现在支气管正常区域,若长期不处理,可能逐渐增大并压迫周围血管、气管,影响呼吸功能。幸运的是,通过及时手术切除,术后无需特殊治疗,仅需定期复查即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后续负担。
合作赋能,技术落地
让百姓真正受益的医疗协作
该手术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成功,更是城阳人民医院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深度合作的又一成果体现。翁文翰教授是常驻城阳的北大人民医院胸外科院士团队专家成员之一,他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家门口的北京手术”,更通过门诊、手术带教、病例分析,帮助城阳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掌握了微创双孔胸腔镜、体位优化等胸外科先进技术,拓宽了科室技术视野,提升了科室处理复杂纵隔疾病、胸外科急危重症的能力。城阳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蓝新颜表示:“翁教授带来的不只是手术,更是一种理念的更新。”
从“传统开胸”到“微创速愈”,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与北大人民医院的深度合作,正在悄然改变基层患者的就医体验。下一步,随着更多知名专家、前沿技术的持续下沉,将有越来越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国家级医院“同质同源”的诊疗服务,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区、康复有保障”的健康承诺。
专家简介
杨锋
保健处处长,保健病房主任,国际医疗部主任,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胸部疾病的外科治疗,肺癌的微创手术及多学科综合治疗,肺部微小结节的早诊早治,纵隔肿瘤及食管良恶性疾病治疗及荧光胸腔镜等技术。
周足力
胸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肺癌和食管疾病微创手术治疗,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能胜任以胸腔镜为主的各类胸部微创手术,对胸部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经验。
周健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肺癌、肺结节、肺磨玻璃(毛玻璃)影的诊断及微创治疗,胸腺瘤及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多学科诊治。从事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的微创治疗及肿瘤综合治疗。
陈修远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擅长:肺部磨玻璃结节的风险评估与精准微创切除,III期肺癌的围手术期免疫、靶向、化疗等综合治疗和微创手术,人工智能辅助肺癌诊疗,多模态影像与手术融合导航。
翁文翰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擅长:肺结节,磨玻璃结节,胸腔镜微创手术,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等胸部肿瘤手术及综合治疗,手汗症、气胸、肺大泡等胸部良性疾病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蓝新颜
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胸心血管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擅长:熟练掌握胸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处理,尤其在肺小结节诊治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赵军
胸心血管外科副主任
擅长:从事胸外科工作近20年,曾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修胸外科微创技术,独立开展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纵隔肿瘤切除术、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食管癌根治术、手汗症、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胸外科微创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