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杭州女子涂某某在散步时误踩废弃的氢氟酸,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不幸身亡。
不少网友在震惊氢氟酸如此致命的同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让人震惊的情况:
在各网购平台上,这种被称为“化骨水”的化学品的售卖几乎处于无监管状态,购买者甚至可以不用提供任何身份证明。
于是在9月16日,一场不为多数人所知的“氢氟酸阻击战”在网上悄然展开……
01
时间回溯到9月14日,名为“LIV元宝”的网友发帖称:
其母亲日前散步时误踩不明化学品,当场无法行走。
送医后确诊氢氟酸中毒,转入ICU后当晚离世。
次日,杭州市余杭区闲林街道办发布情况通报称:
9月9日,涂某某(女,52岁)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中毒,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
消息发布后,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三个问题:
氢氟酸是什么?
为什么仅仅是踩到就足以致命?
而如此致命的化学品为什么会出现在空地上?
02
氢氟酸还有一个外号:化骨水。
对它的危险性,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安全手册上的一个案例可供大家参考:
1994年,某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100ml、70%浓度的氢氟酸溅到了自己右腿上。
作为一名长期接触化学品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他十分清楚氢氟酸的危害性,于是立即用水进行了冲洗。
不光如此,他甚至还跳进了游泳池,用一整池水来稀释腿上的氢氟酸。
但即使做到这种程度,他的右腿还是因氢氟酸腐蚀而截肢。
然而截肢都没能保住他的命。两个星期后,这名工作人员身亡。
这样的案例不止一起。
几乎所有的案例中,不慎直接接触过氢氟酸的人,最后都轻则皮肤被腐蚀,重则截肢、身亡。
这就是氢氟酸的可怕之处:
虽然是一种弱酸,但由于极具化学活性,它能轻易穿透皮肤、骨骼,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最终引发骨膜坏死、阻断细胞代谢导致细胞死亡、心律失常甚至骤停。
对人体来说,只需直接接触中等浓度、两个巴掌大面积的氢氟酸,就足以引起心脏骤停。
所以,涂某某在踩到氢氟酸的那一瞬间,其实就已经在开始与死神赛跑了。
03
其实在涂某某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案例了。
据济南时报报道,2017年11月,济南男子小程在巷道擦车时无意踩到了路上一个白色塑料瓶,瓶内液体瞬间喷溅到他右腿上,最后导致三度烧伤。
瓶子里的液体,正是氢氟酸。
所以其实相对于氢氟酸本身来说,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问题是:
如此危险的化学品为什么会一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空间中?
原因也并不复杂,它太容易被买到了。
在知乎答主云杉的科普帖中,该答主在各网购平台搜索关键词后,发现了不少售卖氢氟酸的网店。
其中一些网店甚至可以买到500ml、10%浓度的氢氟酸,而这种剂量已经具备致命的可能性。
更夸张的是,在这些网店购买氢氟酸几乎是零门槛,甚至都不需要进行身份登记。
在某网店的购买记录中,氢氟酸“全网热销1万+”。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如此危险的化学品,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了。
04
事实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氢氟酸是肯定不能像这样零门槛地在网购平台上销售、购买的。
作为一种最高级别的急性毒性危害化学品,氢氟酸早就被列入了《危险化学品名录》。
根据相关条例,氢氟酸在生产、储存、运输、购买、使用等各环节,都须受到严格监控。
网购平台更是不得为经营者提供危险化学品的销售信息发布服务。
于是,一场“氢氟酸阻击战”在9月16日悄然开打。
大量网友开始自发收集整理各网购平台销售氢氟酸的网店信息,并将之向相关部门或热线进行了举报。
截至当天下午6点左右,在某宝、某多多、某东等网购平台上,基本已经搜索不到关于氢氟酸溶液的商品信息。
不过据媒体报道,虽然相关网店已经下架了氢氟酸商品,但仍有商家在面对咨询时表示“可以留个联系方式”“通过另外线上渠道购买”。
另据知乎答主云杉的测试,在换了关键词后,仍能发现个别网店给氢氟酸换了个名字继续售卖。
由此看来,这场“氢氟酸阻击战”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离最终“胜利”似乎还有距离。
(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