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出现腹水,中医称为“臌胀”,属传统“风、痨、臌、膈”四大难症之一。出现腹水后,肚子就像吹气球一样鼓起来,胀痛难忍,吃不下饭、走不了路,连睡觉都得坐着。河南驻马店的吕大哥就是肝癌晚期伴大量腹水,可他竟然用6天的时间,就消掉了腹水?
【吕大哥 河南驻马店人 巨块型肝癌,伴大量腹水】
2025年7月,年仅50多岁的吕大哥觉得自己肚子越来越胀,连弯腰系鞋带都费劲,除此之外,还伴有浑身乏力、吃不下饭等。前往当地医院检查确诊:巨块型肝癌,门静脉和肠系膜上腔静脉见有癌栓,大量腹水。
医生直言:“已经到晚期了,治疗意义不大,估计也就1-3个月的时间。”可家属不甘心,前往郑州四处求医。2025年8月14日,吕大哥一家求诊于“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
初诊时,吕大哥腹胀严重,轻微按压疼痛,说话有气无力,连坐下都需慢慢挪动,家属在一旁流泪:“他现在只能吃点流食,晚上根本睡不着,太遭罪了!”
【肝癌腹水不是 “抽水就好”,根源在 “肝脾肾俱虚,水湿内停”】
袁希福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根据吕大哥舌质淡胖、苔白腻,脉象沉细无力的身体情况,结合“腹胀如鼓、乏力、吃不下饭”的症状,判断吕大哥属于“本虚标实”型臌胀。
“很多人觉得肝癌腹水就是‘水太多’,抽水就能解决,其实这是错的。”袁希福老中医解释,中医认为,肝、脾、肾三脏掌管水液代谢:肝负责疏通气机,让水液能正常流动;脾负责运化水湿,把多余的水排出去;肾负责温化水液,相当于“水液代谢的发动机”。
而肝癌患者长期受癌毒侵袭,肝、脾、肾三脏早就虚损了:肝气郁结,水液流不动;脾气虚弱,水湿排不出;肾阳不足,“发动机”没力气 —— 这三方面加起来,水液就积在肚子里,形成了腹水。“如果只抽水不补脏腑、调气机,就像水池子破了只舀水不补洞,水永远抽不完,还会越抽越虚。”根据“扶正抗癌、调和气血”的思路,袁希福老中医给吕大哥辨症施治:
人参、白术、茯苓健脾补气,恢复“运化水湿”的能力;加入猪苓、车前子利水消肿,让腹水从尿液排出;再用木香、大腹皮疏通气机,做到“气行则水行”,缓解腹胀;最后用蜈蚣、半枝莲等药,活血化瘀、对抗癌毒,从源头减少腹水生成。同时,配合“舒利贴”外贴,内外治双管齐下。
仅仅过了6天(2025年8月20 日),家属反馈:“效果太好了!肚子明显下去了,之前胀得穿不上裤子,现在能系上腰带了,还能吃一碗米饭,晚上也能躺平睡一会儿了!”
【治腹水别用“峻下猛药”,护好正气才能活得久】
看着吕大哥的好转,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他的腹水消得这么快?
对此,“国家非遗保护项目——袁氏中医肿瘤疗法”第八代传承人袁希福老中医解释:关键在于“没走弯路”—— 没一味用 “峻下逐水”的猛药(比如巴豆、甘遂),而是先补正气。
在临床中,我们见过不少患者,为了快速消腹水,用了猛药,结果水是少了,可身体也垮了,吃不下饭、浑身无力,反而加速了病情恶化。“就像打仗,要是为了赢‘一时之战’,把自己的‘兵’(正气)都耗光了,最后还是会输。”
袁希福老中医强调,治肝癌腹水的关键,不是“猛抽水、快消水”,而是按“三联平衡疗法”的思路,先扶正(补肝脾肾),再祛邪(消腹水、抗癌毒),最后调平衡(让水液代谢恢复正常)—— 这才是 “治病求本”,能从根上减少腹水反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