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1日-9月14日,由一心回乡集团协办的“北京大兴·两岸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以“一脉文化亲,非遗大兴情”为主题,邀请了70名台青走进北京(其中48位台青第一次到访北京),展开了一场以非遗为纽带,以文化自信、两岸一家亲为核心的深度文化之旅。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
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精彩回顾」
这场跨越海峡的文化之旅,既促进了两岸青年与文化遗产的深度对话,也体现了一心回乡集团“两岸一家”、“文化复兴”的使命担当——在亲身体验中筑牢文化自信,在情感共鸣中共同延续文化根脉。
唤醒文化记忆需要“可感知”,而文化遗产正是最鲜活的载体。借北京大兴这片文化厚土,台胞们有机会沉浸式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与鲜活。
此次交流活动中,一心回乡跳出传统参观模式,将非遗元素融入多元文化场景。让台胞们在行走中体验,体验中共鸣,亲身感受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深厚的底蕴。
厚重文化,一脉相承
在百年历史大碗茶的背景下,老舍茶馆送上《四季北京·茶》综合演出,以“茶”为媒,将京剧的铿锵、杂技的灵动、京跤的激情、相声和木偶戏的妙趣等,与北京地域民俗风情巧妙融合。
台胞们看到了老北京的生活图景,也感受到了京味美学,深刻体会到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和而不同的文化脉络,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深入探索的热情。
北京中轴线之上的天坛与故宫,是中华古建技艺的集大成者,而台胞们慢慢散步,就这样走进了历史的深处。
在天坛的祈年殿,他们体悟古人礼天爱民的智慧、“天圆地方”的哲思;在故宫领略紫禁城的红墙金瓦皇权气象、园林移步换景的匠心,感受非遗木构技艺、彩绘工艺的精湛;于中华文明的厚重处,个体在历史的连续性中,找到文化传承的意义。
活力非遗,古今相映
龙头村非遗灯笼节和泓文博雅艺术馆,以不同的形式和场景聚焦非遗文化,或盈满烟火气,或饱含雅致感,却共同展现了非遗“从传统到当代”的活力。
走进龙头村,台胞们驻足欣赏村民们表演巨型龙灯舞的灵动神韵,围座见证传统竹编、剪纸纹样在巧手制作宫灯中复活。
如此热闹温馨的氛围中,台胞们也忍不住卸下旁观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其中:学舞龙、体验非遗豆腐技艺;亲手制作宫灯,将非遗在手中变为可触碰的“作品”,感受非遗的温度。
对台胞而言,每一个剪纸灯笼,都融入了现代审美,也寄托了“团圆”“祈福”的美好寓意,映照着两岸共同的民俗记忆。
如果说龙头村的非遗体验,是“烟火气里的亲近”,那么泓文博雅艺术馆则展现了“古典里的新时尚”。
在这里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相融合,让非遗从“老古董”变成了“新时尚”。唐卡的庄严与神秘、雕漆的繁复精美、藏香的雅趣……当传统技艺通过可触的多种形态走进了现代人的生活,非遗也不再“束之高阁”。台胞们不仅看到了非遗技艺的“创新性”,更看到了非遗“活在当下”的生命力。
事实上,这些沉浸式文化体验,并非一个个孤立的文化碎片,虽各有独特风景,却共同构成了一幅“活”的文化图景,这呼应了一心回乡助力“文化复兴”的理念:文化传承不止是守护,也要在“互动”中延续和创新。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中华文化早已融入血脉。作为此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推动力量,一心回乡从活动伊始,便以“以情促融”的原则和“接地气、有深度”的策略设计活动。
通过可感知、可触摸的多场域文化交流互动,打破两岸文化交流的距离感,让台胞感受非遗文化的“古”、看到非遗的“新”,也让台胞的文化体验反哺大陆非遗文化的传播。
同时,在“看、听、做、悟”的体验中,唤醒台胞对中华文化的记忆和情感共鸣,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与归属感。
从京韵唱词,到古建工艺、花灯民俗,再到与村民们共同完成非遗手作,这些“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到”的文化符号,不断强化“我们是一家人”的认知:无论来自海峡哪一端,我们共享的是同一套文化符号、同一套情感结构。
一心回乡坚信,这种“一脉相承”的文化认同,是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桥梁,更是文化自信与归属感的根基。
当两岸青年在文化实践中,从文化的旁观者转变为共同的参与者、继承者,便是真正实现了一心回乡在文化传承中连接历史与当下、跨越海峡推动融合的使命。
“一脉文化亲,非遗大兴情”既是本次活动的主题,或许也是一种启示:文化在血脉中自然相连,情感在共同体验中得以巩固。
作为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北京大兴象征着一个“大兴”的愿景——文化的兴盛、乡村的兴盛,乃至民族的兴盛。而台胞的积极参与,则为这份愿景注入了更多视角和可能。
未来,一心回乡将继续践行“两岸一家”、“文化复兴”的使命,积极拓展两岸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我们相信,只有文化的根脉不断,情感的联结不辍,才能携手实现大美家园——一个所有中国人共同向往的故乡。
总编辑:阿古
视觉设计:BOBO
责编:NAN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