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组屋里藏着一座“乐高圣殿”,6334个色彩缤纷的小人仔占领了客厅每一寸空间,连麻将桌都被改成了展示台。这不是商场橱窗,而是Robin Chua的家。
从妻子送的《星球大战》日历开启热爱,到藏品价值超50万人民币;从童年幸存的消防员小人仔,到跻身乐高总部万分之一名额的旅行;从默默收藏到建起62000人全球社群,他的乐高世界里,藏着怎样的热爱与幸运?
或许有人会说,花十几万元收藏几千个塑料小人仔,把家里堆得满满当当,这根本不是爱好,而是 “沉迷物欲” 的执念,甚至是对家庭空间的浪费。
还有人会质疑,特意买十几二十个同款组建 “军队”,等着零件升值再出手,这哪里是收藏,分明是把兴趣变成了功利的投资。
更有人觉得,为了一场乐高之旅花上万元,还要花四周时间布置展示,这种投入实在得不偿失。这些疑问看似尖锐,却恰好能帮我们看清收藏背后的真正价值。
从物质消耗的角度看,乐高收藏确实容易被贴上 “奢侈” 标签。6334个小人仔,价值50至75万元的藏品,60公斤的海外采购量,单看数字确实惊人。
但或许有人忽略了,Chua的收藏并非盲目堆砌,他有明确的主题方向,从星球大战到Ninjago系列都围绕童年热爱;他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则,从未让爱好成为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妻子Soh的全力支持让这份收藏成为夫妻间的情感纽带。
对他们而言,这些小人仔不是冰冷的塑料,而是共同经历的见证,就像那张被保留的咖啡桌,收藏与生活从未对立。
再说说 “收藏变投资” 的质疑。有人觉得Chua囤积同款、保留未开封套装坐等升值,违背了爱好的纯粹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收藏的“热爱”与“价值”本可共存。
Chua最初的动力是童年未圆的乐高梦,升值只是附加结果。他会花900元买心仪的塞尔达小人仔,也会为150元淘到的Ninjago套装欣喜,这种 “不问贵贱、只因热爱” 的心态才是核心。
况且他明确分享 “适时处理老化零件” 的法则,说明他懂收藏的 “进与退”,而非被财物绑架。比起单纯的投资,这种 “以藏养藏” 的理性更显难得。
还有人会问,花四周布置展示、挤破头参加万分之一名额的总部之旅,是不是太 “折腾”?
但对真正的爱好者而言,这种 “折腾” 正是兴趣的意义所在。
Chua 的展示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对收藏的梳理与致敬;总部之旅让他见到设计师、结交同好,这种精神满足远非金钱能衡量。
就像有人为了一场演唱会跨越千里,有人为了一本书反复研读,乐高之旅只是他热爱的具象化表达。更何况,这场旅行还让他与乐高高层保持联系,为社群运营积累资源,这种 “折腾” 实则是爱好的延伸与成长。
也有人担忧,如此密集的收藏会不会让生活失去平衡?
但 Chua 的故事恰恰给出了反例。他与妻子约定 “各自有房随心布置”,却保留共用的咖啡桌;妻子限制展示时间,他坦然接受;接待朋友时允许孩子摆弄乐高,毫不吝啬。
这种 “收放自如” 的态度,让收藏始终服务于生活。他的全球社群更是打破了收藏的孤独感,从接待美国乐高大使到准备儿童乐高包,爱好成了连接他人的桥梁。
这哪里是被收藏困住,分明是借收藏丰富了生活。
说到底,对 Chua 而言,乐高收藏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
它既是童年情结的延续,也是夫妻情感的载体;既有收藏的纯粹热爱,也有理性的价值考量;既满足了个人痴迷,也拓展了社交边界。
那些质疑 “值不值” 的人,或许混淆了 “物质堆砌” 与 “精神寄托” 的区别。真正的爱好从不在乎外界的价值评判,而在于它能否给人温暖与力量。
就像 Chua 家门口的牌子写的那样,这是 “乐高圣殿”,更是一个用热爱搭建的温暖世界,这份纯粹与平衡,才是收藏最珍贵的内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