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已经官宣将于本月正式发布,这次命名策略和产品线布局、以及外观设计,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小米跳过16系列直接命名为17系列,并首次推出三款机型:小米17、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全面对标iPhone 17系列的产品布局。
在小米17 Pro系列的设计公布后,再度引发网友热议。新机采用横向矩阵+大副屏设计,背部左侧竖排多摄与右侧副屏相结合。
有些观点认为这是抄袭iPhone 17的创意,但这一说法显然高估了苹果的影响力。自从iPhone诞生以来,苹果从未推出后有副屏的iPhone,连概念机都没有。
而小米从小米11 Ultra(2021年3月)开始,小米就已经探索背屏设计,再到现在的小折叠屏小米Mix Flip系列,一直是小米自身的设计传承。
正因为如此,小米17 Pro系列首发的“妙享背屏”。被业内视为行业独一无二的新设计。有博主表示,之前觉得iPhone17Pro的横向大矩阵有点突兀,加上背屏后顺眼多了,但苹果没有这么激进。
小米17系列的产品线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小米17是小米15的正统迭代产品,而小米17 Pro Max则是小米15 Pro的正统迭代。
小米17 Pro是全新增加的机型,采用和小米15/小米17标准版相同的6.3英寸小直屏,但配置全面Pro化。既有后置大副屏,又配备了潜望长焦镜头。
据爆料,小米17 Pro将配备5000万像素徕卡超大底三摄系统,其中主摄光圈F1.67,长焦光圈F3.0,超广角17mm,长焦115mm。
小米17 Pro的潜望长焦镜头,是小米第一次在小直屏上配备潜望方案,支持等效5X光学变焦。
从小米官方公布的外观图可以看到,小米17 Pro系列中间的摄像头明显是方形设计,证实了潜望长焦的配置。
去年小米15已经解决了续航痛点,小米小屏机唯一的相对短板就是影像能力。这次加入潜望长焦后,可能会成为行业内最有竞争力的小直屏旗舰。
小米17 Pro在6.3英寸的机身中同时塞入背屏和潜望长焦,势必会对内部堆叠和散热造成压力。如何平衡小巧机身与强大功能,将成为考验小米工程技术能力的关键。
业界期待小米能给出创新解决方案,让这款小尺寸旗舰不仅参数出色,实际体验也能达到新高度。
提到副屏,就不得不说说刚刚发布新款旗舰机型的魅族,魅族是最早在智能手机上探索副屏的主流手机厂商。
魅族Pro 7于2017年7月26日发布,采用了前后双屏设计,背部左侧有一块1.9英寸彩色显示的AMOLED副屏,可用于显示天气、计步、时间、通知等信息。
但这款产品最终以失败收场,而随着魅族Pro 7的惨败,魅族Pro系列的产品线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原魅族高管、怒喵科技创始人李楠表示,魅族Pro 7概念是好概念,当年如果老老实实卖80万,迭代下一款,等小米17出来,大家可以一起收割苹果三星。他祝小米17Pro系列,能顺利把副屏进行普及。
小米15系列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成为米冲高以来,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数字旗舰系列。
小米17系列能否打破小米15系列的销量记录,要看具体定价如何。用上了副屏设计,小米17 Pro系列,怕是要涨价了。
结合目前的消息,小米17标准版确定不会涨价,还是4499元起售(12GB+256GB)。依旧是小直屏+直立长焦镜头,电池容量会提升到7000mAh,相信可以成为小米17系列的销量顶梁柱。
配备副屏的小米11 Ultra(5999元起),起售价相比上一代产品小米10至尊纪念版(5299元起)上调了700元,对比相同储存规格,小米11 Ultra的价格上涨400元-500元。
小米17 Pro Max大概率会涨价,小米15 Pro的起售价为5299元起,全方位升级的小米17 Pro Max,至少会上调至5499元、或者5500-6000元之间,和小米17保持千元左右的差价。
小米17 Pro的价格,无疑会介于小米17和小米17 Pro Max之间,预计4999元的可能性较大。喜欢小屏旗舰,又觉得小米17的配置差点意思,小米17 Pro就是最佳选择。
副屏上价格涨,小米17 Pro系列,怕是要涨价了。若小米17Pro系列真的涨价,你会考虑小米17标准版,还是继续选择小米17Pro系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