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提醒父母:这7种“疾病”只是老了,不是病了,过度治疗会伤身!

0
分享至



春节前夕,孙芳陪母亲到医院体检。挂号、抽血、做心电图,母亲像往年一样,体检报告上又多了几个“红字”:“血压偏高”“耳背”“胃口下降”。孙芳越看心越慌,满脑子都是邻居王大爷因“颈动脉斑块”被紧急住院的故事。她心急火燎地把报告递给医生,焦灼问:“是不是得治?要不要加药?”医生翻了翻检查单,微微一笑:“有些不是病,是变老的正常表现。别过度紧张,反而伤身。”

在人们心中,“变老”好像就等于“毛病多”,于是很多子女一发现父母“吃得少”“记性差”,第一反应不是问候,而是赶紧下诊断、求治疗,甚至一味加药、安排手术。可是,你知道吗?有些“疾病”,只不过是岁月的痕迹,并非真正需要干预。过度治疗,不仅无法带来健康,反而可能给长辈带来新的风险。



那么,哪些常被误解的衰老现象,其实只是“老了”,不是“病了”?特别是第4种,超过60%的老人其实根本不用吃药,你身边肯定有不少家人正在“多此一举”!究竟该怎么判断?该不该治疗?不妨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往下读,你会全面理解“老不是病”,也能让家里老人少走“治错病”的误区。

吃得少,不等于胃病:老年人胃口变小的科学真相

刚退休的张伯伯,最近总觉得饭量减少,比起从前的“干饭王”,如今半碗饭就饱。儿女担心他是不是得了胃溃疡、肿瘤。可医生解释:“实际上,七成以上的中老年人都会出现食欲减退,这并不是疾病,而是口腔唾液分泌减少、胃肠道蠕动变慢等自然衰老导致。”只要体重稳定、精神状态尚可,吃得少不是恶病征兆,更无须强迫进食或吃开胃药。

哈佛大学老年医学报告表明,65岁以上人群,超过55%自报饭量减少,但临床发现90%以上检查未见器质性胃病。误把正常变化当病治,反而增加消化系统负担!所以,如果家里老人饭量小了但没体重急降或持续消瘦,只需调整饮食品种,切忌滥用药物或强迫进餐。

走路慢,不是关节炎:肌肉退化才是幕后“黑手”

“小李你爷爷是不是又犯关节炎了?怎么最近走得这么慢?”常听见亲戚这样议论。其实,多数老人步幅变小、步速减慢,60%以上是因为肌肉力量随年龄衰退,肌纤维萎缩(中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数据支持)。只要腿膝不红肿、不剧痛,大多不必猛打封闭针、不需要长期镇痛药。



美国梅奥诊所研究发现,日常坚持简单拉伸或半蹲动作,肌力可提升12%-18%,改善步态远有胜于被动用药。而滥用止痛药或盲目手术,更可能带来副作用。健康的关键是鼓励老人每日适量活动,保持肌肉弹性,而非一味追求“恢复年轻步速”。

记性差,不等于老年痴呆:良性老化勿恐慌

“昨晚钥匙放哪了?刚说过的话怎么转身就忘?”这些“健忘”在老年群体中极为普遍。很多子女一听老人说“记不清”,立刻联想到可怕的阿尔茨海默病

但医学上明确定义:“良性健忘与痴呆不同。”70岁以上老人近50%有一定程度记忆力减退,但大多数自理能力、判断力依然良好(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研究)。“忘事”≠“痴呆”,只要生活自理、能安全独立生活,通常属正常老化现象。此时毋须盲目求医、滥用补脑药,适度脑力锻炼和良好作息更有益。

血压高一点,不一定要猛加药:关注血管老化不是追求“完美数值”

年近七旬的李阿姨,早晚测血压常常比年轻时高一点,儿女担忧:“是不是需要再加降压药?”其实,血管老化使弹性下降,血流阻力增大,轻微高于正常范围往往是自然而然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75岁以上老年人清晨收缩压达140-150mmHg属于可接受范围,一味追求120/80mmHg,反易出现头晕甚至晕倒!



其实,控制老年血压“不宜追求过低”已写进官方指南。如果没有头晕、站立不稳、意识模糊等表现,适度监测就好,滥加药物会带来低血压、跌倒等重大风险。关键是动态、综合评估,生活质量高才是目标,而非数字绝对值。

睡得少,未必是真的“失眠症”:生物钟变早是暮年标志

“过了60岁,一到凌晨四五点就醒,再也睡不回去了,是不是失眠需要吃药?”这是很多老年人常见的困惑。事实上,褪黑素分泌减少、生物钟前移,使睡眠时间段提前只要白天精神尚可、夜间能够自然入睡,不必追求“8小时整觉”模式。

相关流行病学显示,65岁以上人群平均睡眠时间降至6-7小时,但焦虑和自评失眠比例却高达48%,主因是错误“自诊”惹祸。轻易服用安眠药,易导致记忆力差、反应迟钝等副作用。科学建议:每日固定睡眠时间、适度午休、避免强行补觉,才真正有益。

手抖,多数是神经生理性震颤:别轻易对号入座帕金森

“妈妈偶尔手抖,是不是帕金森?”这是错误认知里最容易吓着人的担忧。实际上,轻度手部颤抖在老年人中比例高达1/3,多见于紧张、劳累、气温骤变时。北京协和医院分析数据提示,多数无明显动作迟缓、无走路碎步现象者,完全可以安心观察,无需反复做核磁、频繁就医。



神经老化是一种渐进、缓慢的生理现象,只有当手抖伴有肌肉僵硬、行动障碍等综合表现,才需进一步诊断帕金森病。日常轻微抖动无需药物干预,反而要警惕误治导致药物副作用。

耳背,是不可逆的“耳蜗老化”:科学配助听器,别乱滴药水

“怎么又听不见了,是不是耳朵有炎症?”其实,许多老人随年龄增长耳蜗毛细胞逐渐退化60岁以上人群听力下降发生率近58%。此类“耳背”不是中耳炎,更不是堵耳朵。

反复清耳、长期滴药水反而可能诱发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正规渠道验配助听器,而不是一味期望恢复“孩童耳朵”。护理好现有听力、避免噪音刺激,就是对父母最实用的关爱。

走出六成老年人“治错病”误区:理解自然、敬畏生命

权威调查显示,超过60%的老年人正在接受“过度治疗”,其根本原因多是子女对“正常衰老”过于焦虑,一味要求“跟年轻人一样”,结果反而带来了药物副作用或不必要创伤。关爱父母健康不是一味多开药、多做手术,而是要理解自然规律,给生命以“顺其自然”的空间。



许多“变老现象”,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比如能吃能走、能自理、没痛苦,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先观察,适当调整生活习惯,而不是急着吃药治病。只有明显危及功能、影响生活、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危险信号时,才需要及时就医。

实用建议:如何帮助父母科学对待“老了,不是病了”?

多一点耐心观察。 不盲目焦虑,把“现象”当成“疾病”。

日常营养均衡。 饭量少就餐多样搭配,保持体重即可。

适度增加运动。 拉伸运动、慢走提升肌肉功能。

规律生活作息。 白天适当晒太阳、固定起居时间有助睡眠。

及时复查、评估功能。 定期体检,重点关注生活能力是否下降。

科学咨询专业医生。 疑惑时,寻求正规医疗建议,不盲目跟风服药。

合理配助听器、护眼防跌倒。 以提升生活质量为核心,不必追求病理治疗。

老去,并非“坏掉”,而是生命的节奏在变慢、变柔和。我们能够做的,绝不是追求父母“永远像年轻人”那样的健康数据,而是在尊重自然衰老的基础上,为他们营造顺应天命、安心自在的晚年。提醒父母:有些症状只是岁月的印记,无需医疗化对待。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核心信息》.2023年6月发布 3.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人衰老与疾病的边界辨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5期 4.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中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2021)》 5. “提醒父母:这7种‘疾病’只是老了,不是病了,过度治疗会伤身!” 今日头条 6. Harward Medical School. Aging changes in the senses. 2022.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OS 26 最有用的 10 大改进,个个都解决痛点!

iOS 26 最有用的 10 大改进,个个都解决痛点!

黑猫科技迷
2025-09-17 22:30:49
NCAA名校为中国天才等到半夜!郇斯楠注定会进入NBA!

NCAA名校为中国天才等到半夜!郇斯楠注定会进入NBA!

爱体育
2025-09-17 23:51:23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广州的廖一帆爸爸火了,因为他揭开了家委会的真相

清晖有墨
2025-09-05 19:24:18
他是川军出身,擅长攻坚战,后虽为纵队司令,授衔时却只是个少将

他是川军出身,擅长攻坚战,后虽为纵队司令,授衔时却只是个少将

疯狂的小历史
2025-09-18 13:20:12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喊上门按摩,发现是女同学妈妈,结束后她问我:还要别的服务吗?

凯裕说故事
2025-09-03 16:59:48
华盛顿前妻旧言论:曾一天与3名男性发生关系 与两位数的男性有过

华盛顿前妻旧言论:曾一天与3名男性发生关系 与两位数的男性有过

直播吧
2025-09-17 07:52:05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FBI扩大调查

首次出庭!嫌犯父亲“大义灭亲”细节曝光,FBI扩大调查

大洛杉矶LA
2025-09-17 06:37:13
菲方在南海举“白旗”后,中方大使馆当着全球发了一张图

菲方在南海举“白旗”后,中方大使馆当着全球发了一张图

南权先生
2025-09-18 11:27:44
女篮90-81取胜!宫鲁鸣的一番话,让李梦死心,女篮迎来新核心

女篮90-81取胜!宫鲁鸣的一番话,让李梦死心,女篮迎来新核心

体育就你秀
2025-09-18 07:25:15
董小姐事件后,王辰被悄然免职

董小姐事件后,王辰被悄然免职

燕梳楼频道
2025-09-17 12:24:57
上海的商场餐厅到底能不能用明火?不用明火的都是预制菜?记者深度求证……

上海的商场餐厅到底能不能用明火?不用明火的都是预制菜?记者深度求证……

随申Hi
2025-09-17 21:23:39
绝杀剧本走天下!利物浦“卡点”进球,只怪前场太富裕?

绝杀剧本走天下!利物浦“卡点”进球,只怪前场太富裕?

澎湃新闻
2025-09-18 13:20:28
左后卫答案?22岁A费5000万欧加盟皇马,5场450分钟打满攻守兼备

左后卫答案?22岁A费5000万欧加盟皇马,5场450分钟打满攻守兼备

直播吧
2025-09-17 17:04:19
沈阳文旅又白干!女子无限畅玩项目遭驱赶,曝光后老总致电道歉

沈阳文旅又白干!女子无限畅玩项目遭驱赶,曝光后老总致电道歉

小兰聊历史
2025-09-15 16:17:57
刺激!华为新机突然公布:9月18日,全面降价!

刺激!华为新机突然公布:9月18日,全面降价!

Q科技基地
2025-09-18 12:29:40
从欧冠首发到坐穿板凳,阿森纳天才撞上新秀墙,他该怎么办?

从欧冠首发到坐穿板凳,阿森纳天才撞上新秀墙,他该怎么办?

徐扙老表哥
2025-09-18 12:56:03
首日,破亿!观众掩面,导演泣不成声……

首日,破亿!观众掩面,导演泣不成声……

极目新闻
2025-09-17 22:05:28
南海局势大变?菲律宾准备用乌克兰“自杀无人艇”挑战中国海军!

南海局势大变?菲律宾准备用乌克兰“自杀无人艇”挑战中国海军!

董董历史烩
2025-09-18 12:54:05
姜武:放心,天堂不会再有日本人了!

姜武:放心,天堂不会再有日本人了!

小娱乐悠悠
2025-09-18 10:02:49
25岁女生交往印度男友,同居20天后持续低烧,医生:你胆子真大!

25岁女生交往印度男友,同居20天后持续低烧,医生:你胆子真大!

张道陵秘话
2025-08-20 17:40:41
2025-09-18 14:20:49
健身狂人
健身狂人
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542文章数 354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董军喊话台湾:随时准备挫败任何外部的武力干涉

头条要闻

董军喊话台湾:随时准备挫败任何外部的武力干涉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数码
游戏
手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多维交集 简意雅情结合

数码要闻

古尔曼称苹果将推出无显示屏眼镜:2026年末/2027年初发布

赛博朋克2总监在川渝体验足疗采耳 超梦新素材?

手机要闻

苹果牙膏挤爆!A19 Pro三款3A游戏实测:帧率提升超60%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