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码圈,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两种声音:期待与质疑。前阵子当贝推出旗舰投影仪S7 Ultra Max,首次将液冷散热技术引入投影领域时,就有不少人唱衰:“从来没见过投影仪用液冷,肯定是噱头”“万一漏液把机器毁了怎么办”。可没过多久,苹果在iPhone 17 Pro系列上也搭载了液冷散热,官方直言“这是iPhone史上最强散热”,曾经质疑的声音瞬间哑火——同样是液冷技术,为何放在手机上是“黑科技”,放在投影仪上就成了“不靠谱”?
其实答案很简单:不是液冷技术不适合投影仪,而是当贝走在了行业前面,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顶级手机才用的液冷技术,会被当贝搬上投影仪?风冷和液冷,到底谁才是未来投影散热的终极方向?
一、从手机到投影,液冷技术火起来的核心原因:解决“高功耗+低噪音”的矛盾
不管是手机还是投影仪,散热技术的升级都围绕一个核心需求:在保证设备性能释放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噪音和机身温度。尤其是高端数码产品,性能越强,功耗越高,散热压力就越大——这一点,手机和投影仪的痛点高度重合。
先看手机领域,iPhone 17 Pro系列搭载的A18 Pro芯片性能大幅提升,游戏、视频渲染时的发热量也随之增加。传统风冷(靠机身缝隙和内部风扇被动散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液冷技术通过“冷却液循环导热+金属均热板”的组合,能更快将热量传导出去,既避免了芯片因过热降频,又能减少风扇转速,降低噪音。
投影仪面临的问题其实更复杂。万元级旗舰投影比如当贝S7 Ultra Max,标称亮度达到5800 CVIA流明,高亮度意味着光机、芯片的功耗更高,发热量也远大于中低端机型。传统风冷投影靠“多风扇+散热鳍片”散热,为了带走热量,风扇必须维持较高转速,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噪音——很多人吐槽“白天用投影还好,晚上暗室观影时,风扇声比台词还清楚”,就是风冷技术的局限性。
当贝把液冷技术引入投影,正是瞄准了这个痛点。液冷的导热效率是空气的数十倍,当贝S7 Ultra Max内部的冷却液能快速吸收光机和芯片产生的热量,再通过均热板和静音风扇将热量排出,不需要风扇高速运转就能实现高效散热。这也是为什么在实测中,当贝的噪音表现能碾压其他风冷旗舰投影。
二、实测数据说话:当贝液冷投影的噪音优势,到底有多明显?
光说理论不够直观,我们来看一组真实的实测数据。有数码博主针对四款万元旗舰投影(当贝S7 Ultra Max、极米RS20 Ultra Max、坚果N3 Ultra Max、Vidda C3 Ultra)做了噪音对比测试,其中只有当贝采用液冷散热,其余三款均为传统风冷,测试结果差异显著:
实际使用中,当贝S7 Ultra Max在5800流明高亮度模式下,1米外几乎听不到风扇声,观影时的沉浸感堪比电视;而其他风冷机型即使在中亮度模式下,也能明显听到风扇的“嗡嗡声”,尤其是看暗场电影(比如《1917》《权游》)时,细微的噪音都会破坏氛围。更关键的是,当贝的液冷散热不仅噪音低,散热效率也更高——连续播放4小时4K电影后,机身顶部温度比极米低5℃左右,长期使用更稳定。
三、从“被喷噱头”到“行业跟风”,当贝的“开创者”底气在哪?
回顾当贝S7 Ultra Max推出时的争议,不难发现一个规律:行业里第一个尝试新技术的品牌,往往会面临最多质疑。就像六年前绿源电动车首次用液冷技术时,也被吐槽“没必要”“浪费成本”,可现在几乎所有电动车品牌都跟进了液冷电机——因为市场最终会证明,能解决用户痛点的技术,必然会成为主流。
当贝在投影领域的“开创者”身份,其实早有先例。几年前家用投影还以LED光源为主,亮度低、色彩差,当贝率先将激光光源引入家用投影,推动行业进入“激光时代”;如今又第一个把液冷散热用在投影上,本质上都是在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前者解决“亮度不够”,后者解决“噪音太大”。
这次iPhone 17 Pro系列搭载液冷技术,其实从侧面印证了当贝的判断:液冷不是“噱头”,而是高功耗设备的必然选择。随着投影亮度越来越高、芯片性能越来越强,传统风冷的瓶颈会越来越明显,液冷散热必然会成为高端投影的标配。而当贝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已经提前抢占了技术先机,也给用户带来了“安静又能打”的投影体验。
四、搞懂液冷技术:靠 “液体循环” 实现高效导热,原理不复杂但很实用
很多人听到 “液冷” 会觉得高深,其实它的核心原理很简单,本质是 “用液体代替空气,更高效地传递热量”。以当贝 S7 Ultra Max 的液冷散热系统为例,内部包含冷却液、密封导管、均热板、散热鳍片四个关键部分:
当投影仪光机、芯片工作发热时,热量会先传递到与热源紧贴的均热板上,均热板能快速将局部高温扩散到整个面板,避免热源 “扎堆”;均热板的热量会进一步传导到密封导管内的冷却液,冷却液吸收热量后会从液态蒸发为气态,顺着导管流向温度较低的散热鳍片区域;
气态冷却液接触到散热鳍片后,会释放热量重新凝结为液态,再通过重力或毛细作用流回热源附近,形成 “吸热 - 蒸发 - 散热 - 冷凝” 的循环;最后,散热鳍片会配合低转速静音风扇,将冷却液释放的热量排出机身外。
对比传统风冷 “靠风扇吹空气带走热量” 的方式,液冷的优势很明显:液体的导热效率是空气的数十倍,能在更短时间内带走大量热量,而且不需要风扇高速运转 —— 这也是液冷设备噪音更低、散热更稳定的核心原因。
结语:液冷投影的未来,当贝已经指明了方向 从质疑到真香,当贝S7 Ultra Max的液冷技术用实测数据打破了偏见。对于用户来说,选择投影时不必纠结“液冷是不是新技术”,更该关注“这项技术能不能解决我的问题”——如果你想在暗室里安静看电影,不想被风扇声打扰;如果你需要长时间高亮度使用投影,担心机身过热降频,那么液冷投影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当贝作为投影仪液冷散热的开创者,这一步不仅走对了,也为行业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品牌跟进液冷技术,但对用户来说,能享受到更安静、更稳定的投影体验,才是最终的赢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