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北岭山南麓、沿广佛肇高速两侧的区域,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校、科创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了肇庆全市70%以上的科创资源。近年来,肇庆依托该区域谋划建设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涵盖肇庆高新区、鼎湖区(肇庆新区)、端州区、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全域和高要区、四会市中心镇(街)及相关区域,推动走廊范围各科创要素资源优化整合,致力打造成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产业策源地、应用人才集聚地。
作为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端州区牢牢扛起“首善区”担当,对标“六大行动”,全力锚定学术研究与产业升级、科创研发与技术迭代、教育教学与职业规划三条主链,为撑起全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贡献端州力量。
8月,在肇庆举行的2025年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能源电子产业赛道选拔赛上,肇庆学院带来11个项目参赛,创新推出“先研发后付费+校(高校)企(企业)园(大学科技园)三方技术合同”的融合模式,借助国际赛事平台,积极推动校内科技成果向外转化。
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源动力。过去几年,端州全力推动肇庆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等高校扩容提质,做精做优“产学融合”这篇文章,不断塑造区域科创引领力。特别是以国家大学科技园落户肇庆学院为契机,联动9个研发中心、11个二级学院共建产学研基地,建成3.4万平方米的“一园多链”产业生态,吸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4个省级平台落户,开发50项专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今年6月底,广东省电子信息行业协会第六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肇庆召开。会议期间,包括风华高科在内的电子信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组织等主体共同牵头发起成立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创新联盟,推动省内60家高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超过500名行业精英参与对接,汇聚起推动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扎根端州多年的风华高科是国内片式元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链“链主”企业。近年来,端州以“技研融合”打造技术“高新首善区”为目标,大力实施专精特新梯度培育计划,开展高企“树标提质”行动,充分发挥风华高科“链主”作用,聚力推进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辐射带动全区数十家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协同发展,同时全力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风华高科落地运行,成功研发国际领先新材料30余种,产业链技术能力迈入全球第三梯队。2024年,端州全区112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7.6%。
端州还以职教融合为切入口,全力培育产业“智造”新生代。充分发挥城区15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超10万人的职教资源优势,创新构建“创业导师+辅导员+联络员”三位一体的“115”塔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定制、院校培优”的靶向服务机制。例如,根据电子信息产业链以及重点产业项目人才需求,在肇庆市工业贸易学校、市技师学院等院校开设智能制造、机电工程等14个专业订单班,实现“产有所需、才有所能”的供需精准对接。另外还纵深推动“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常态化组织院校教师、学生走进产业园区访企探岗,累计开展高校招聘等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30场,释放超5000个岗位需求。
接下来,端州将继续深度参与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将城区教育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发展动能,以风华高科牵头组建广东省新型电子元器件创新中心为契机,进一步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各方的创新力量,加快建设全国一流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同时实施优质企业倍增计划,力争培育更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让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谢江涛 通讯员 李中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