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2025年9月12日,在CSCO年会期间,「艾托齐击,倍护众安——肿瘤免疫治疗创新研讨会」于济南圆满落幕。本次会议汇聚国内肿瘤免疫治疗领域顶尖专家,从免疫治疗研发布局到临床实践,从单病种突破到多学科协作,全方位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一
权威云集,共谋领域发展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辉教授主持下,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以及齐鲁制药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吴刚先生进行开幕致辞,回顾了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取得的重大进展,并指出肿瘤免疫治疗已进入发展新阶段,其中多靶点协同的新型免疫检查点调节剂等创新疗法正逐步突破单靶点治疗的局限,为多瘤种治疗带来新可能。
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主持下,齐鲁制药研发负责人康晓燕博士系统介绍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创新代表药物之一艾托组合抗体上市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广泛的适应证布局,重点阐述了其在宫颈癌、肝癌、肺癌、消化道肿瘤、鼻咽癌、肾癌等领域开展的多项重磅研究成果,凸显了其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与发展前景。同时,康博士也分享了齐鲁制药的研发管线布局与创新战略,并表示齐鲁制药将继续加码创新研发,基于以组合抗体、TCE、ADCs、抗体、PROTAC为代表的8个大分子平台和以口溶膜、微球、脂质、纳米颗粒为代表的7个小分子平台,在创新药领域持续本土和国际化布局,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二
领航对话,解码国研辉煌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王哲海教授主持下,【对话研究者】环节成为整场会议的“思想高光时刻”。艾托组合抗体DUBHE“天枢星”系列临床研究的核心研究者——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琦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黄岩教授、云南省肿瘤医院杨润祥教授等肿瘤诊疗领域顶尖学者齐聚一堂,高度肯定了艾托组合抗体的突破性价值,并围绕艾托组合抗体的研发突破、临床优势、患者选择、行业影响以及未来探索等方向展开深度对话,为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对话关键词1:“首创”
于金明院士:全球首创PD-1/CTLA-4组合抗体,引领肿瘤免疫治疗新模式
于金明院士从肿瘤免疫治疗的整体格局出发,剖析了艾托组合抗体的创新价值和中国创新的发展方向。他指出,艾托组合抗体作为全球首个PD-1/CTLA-4组合抗体,采用创新的MabPair技术平台实现两种抗体2:1的黄金比例,在疗效提升的同时减轻毒性,目前已在多个适应证探索中显示出潜力。同时于院士也指出,中国学者日益成为国际肿瘤学术舞台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艾托组合抗体的多项研究成果入选ASCO、ESMO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这不仅展现了中国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创新实力,也为全球肿瘤治疗进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国际上赢得了良好声誉。随着肿瘤免疫治疗进入全新时代,国内创新药企正在积极推进构建肿瘤治疗新模式,为肿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对话关键词2:“强效”
徐瑞华教授:布局结直肠癌全线治疗,破局“冷肿瘤”治疗困境
徐瑞华教授围绕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前景进行了展望。他指出,艾托组合抗体在结直肠癌领域的布局涵盖晚期一线和围手术期治疗,这种全方位的研发策略极大地带动了该领域的探索创新。根据Ⅱ期研究数据显示,艾托组合抗体单药一线治疗MSI-high结直肠癌患者ORR达62.5%,DCR为100%,联合方案一线治疗MSS/MSI-low结直肠癌患者显示出较高的ORR且耐受性良好。由此可见,艾托组合抗体通过双免疫靶点协同作用,有望突破现有治疗瓶颈,为更多患者带来获益。
周琦教授:革新宫颈癌治疗格局,全面拓展免疫治疗获益
周琦教授基于艾托组合抗体前期研究数据,阐述其对宫颈癌治疗的革新意义。针对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二线及以上治疗,该药物单药展现出可控安全性与初步疗效,无论PD-L1阳性或阴性,均可获益。宫颈癌一线治疗,有望重塑治疗格局。在安全性层面,艾托组合抗体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较低,临床易管控,患者耐受性更优。若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生存获益,该药物有望成为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核心选择,甚至推动现有临床实践的调整,让更多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黄岩教授:精准锁定肺癌获益人群,破解EGFR耐药与PD-L1阴性难题
黄岩教授作为DUBHE-L-303的主要研究者,深入分析了艾托组合抗体的临床价值和最佳获益人群。在EGFR-TKI耐药人群中,艾托组合抗体联合治疗方案ORR为54.8%,中位PFS为8.5个月,中位OS为26.5个月,为相对难治的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她特别指出,针对EGFR/ALK阴性晚期初治PD-L1阴性人群的III期头对头研究已完成入组,该研究有望解决PD-L1阴性患者免疫治疗疗效有限的临床难题。
对话关键词3:“安全”
杨润祥教授:PD-1/CTLA-4组合抗体创新升级,安全特性助力攻克临床困境
杨润祥教授从自身中心入组患者的管理经验深度肯定了艾托组合抗体的卓越安全性。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改变了肿瘤治疗格局,但单药治疗仍存在应答率有限和耐药问题。既往研究提示,两种免疫单抗联合治疗增加疗效的同时也会增加毒性反应,严重影响患者依从性和预后。杨教授特别指出,云南省肿瘤医院入组的DUBHE-L-304研究中的44例患者均未出现免疫治疗相关肺炎、免疫治疗相关心肌炎等不良事件,与与覆盖多瘤种的I期临床研究结果相似(研究纳入518例患者,≥3级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8.1%),可见在增强抗肿瘤活性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性特征。
这场跨越多瘤种的权威对话,不仅还原了艾托组合抗体的创新历程,体现了中国专家学者的科研高度,更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方向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
研之有理,齐议领域未来
01
宫颈癌免疫治疗迈向新阶段
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大鹏教授分享了宫颈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她指出,宫颈癌治疗存在显著未满足需求,而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策略正不断改写临床实践。她重点介绍了艾托组合抗体的研究成果。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其关键研究显示ORR达33.8%,中位PFS为5.4个月,而DUBHE-C-204研究进一步提示了艾托组合抗体在一线治疗中的卓越潜力:ORR为75.9%,中位PFS高达15.1个月。
此外,李大鹏教授还提到免疫治疗正在向更早期阶段拓展,如免疫治疗联合同步放化疗用于局晚期宫颈癌治疗已获批适应证、免疫新辅助治疗探索初见成效。其中,双免疫策略有望弥补单靶点抑制剂的不足,为不同PD-L1表达状态的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选择。
随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娄阁教授主持的巅峰对话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安菊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居杏珠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谢鹏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就艾托组合抗体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定位、优势人群筛选以及其与局部治疗手段的联合应用前景进行了热烈讨论,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思路。
02
肺癌双免治疗策略呈现新视野
针对肺癌治疗进展,山东省肿瘤医院孟祥姣教授分享了全新一代双免治疗策略在NSCLC的应用和前景。目前肺癌单靶点免疫治疗已经达到瓶颈,多靶点联合发挥协同作用是实现疗效提升的关键途径之一。艾托组合抗体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PD-1/CTLA-4双功能组合抗体,已经在肺癌领域展现了极具潜力的疗效与安全性。基于DUBHE-L-201研究结果,艾托组合抗体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已经被最新版CSCO指南纳入推荐。同时,孟教授还介绍了艾托组合抗体联合化疗在肺癌领域正在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有望在未来成为NSCLC一线治疗和辅助治疗有力的治疗方案之一。
最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鑫教授的主持下,浙江省肿瘤医院金莹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际盛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王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凌云教授以双免治疗策略为核心,从艾托组合抗体的临床研究、用药实践、安全性管理等角度,对双免治疗在肺癌领域的应用价值与未来挑战进行了热烈讨论。
艾托组合抗体
全球首个PD-1/CTLA-4组合抗体·免疫治疗卓越选择
首创
①全球首创MabPair生物技术平台,实现PD-1单抗与CTLA-4单抗2:1黄金比例。
②CTLA-4单抗采用IgG1亚型,保留ADCC效应,可杀伤调节性T细胞,增强疗效。
③CTLA-4单抗经Fc改造,半衰期缩短至一周,减轻毒性。
强效
①宫颈癌:1.二线单药中位PFS达5.4个月(无论PD-L1阳性或阴性,均可获益)2.一线联合方案中位PFS达15.1个月。
②肺癌:联合方案治疗EGFR-TKI耐药的NSCLC患者,mPFS达8.5个月,mOS达26.5个月。
③肝癌:联合方案一线治疗HCC,ORR达35.5%,6个月PFS率达79%。
安全
①宫颈癌:二线单药研究显示,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PD-1单抗相当。
②多瘤种:Ⅰ期研究518名患者中,三级及以上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仅8.1%。
齐鲁精研济苍生,艾托闪耀启新程!从关键临床研究取得突破,到治疗指南获得推荐,再到改变临床实践——艾托组合抗体作为中国双免疫治疗领域的代表性创新成果,正稳步迈向更广阔的治疗场景。我们期待,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道路上,中国智慧将继续为全球肿瘤防治贡献重要力量,谱写人类健康事业新篇章。
转载自医学论坛报社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