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嘉诚王健林预言成真?中国手握“2套房”的家庭,或注定3个结果

0
分享至

8月的数据出炉,房价还在调整,让很多买了房的人坐立不安,

尤其是买了2套甚至更多房产的家庭,过去房价猛涨的年代,买房就相当于躺赚,囤房越多,财富也越多。

以后这样赚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他们手上的资产却变得不值钱了,这样的转变怎能让人不担忧呢?

比如我身边一个朋友,2016年房价在老家买了2套房,那个时候就坚信房价会永远涨下去,后来2021年高峰期又加杠杆在深圳买了一套。

一开始朋友觉得从此自己踏上了发家致富的道路,可没想到,才几年时间,老家那2套房加起来还没有当初买的1套房总价高,广东那套房也跌了40%,

去年朋友家房子全部挂牌出售,老家那2套房即使比市价降价10%也无人问津,最后不得已朋友只能叫亲戚照料,连自己不仅要承担物业费,还得给亲戚发几百块钱红包。

其实这几年这样的类似案例还不少,这种情况不禁让人想起当初李嘉诚所言:“房子始终是用来住人的,楼市未来数年可能会面临大洗牌”



当然,类似的话也不止李嘉诚说过,王健林当年接受凤凰网记者采访时也曾说:“任何国家的房地产,发展40-50年后就会萎缩。”

此言一出,老王就用行动开始断臂求生,先是将旗下77家酒店出售,今年还把48座万达广场的100%股权全部抛出,这几年来,老王一直都在卖卖卖的路上,加速转向了轻资产。

可那会很多人依旧坚信房价会永远涨,即使忠言逆耳,2020年高峰期也在加杠杆进场。

如今回过头来看,那些商业大佬的判断确实准确,而那些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囤房客,跟风买房二套三套房的人,日子可就惨了。

眼下的楼市,正悄悄发生几个大变化:



.01

房子越来越贬值了

咱们看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7%,与1-7月同比下降4.0%,又扩大了,

而且这种下降趋势在全国已经比较普遍了,就拿深圳来说吧,去年中下旬有几个朋友跑深圳去抄底,当时进场的话,到现在起码亏了10%,相当于啥也没干,就亏了一辆豪车。

如果是2021年追高进场,很多人到现在首付也亏没了。



而且这波下跌以后,想要再回到高点已经很难了:

首先,人口结构变了,需求大不如前了

如今城镇化率65%,已经接近尾声。加上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下降,90后比80后少两三千万人,00后人口相比更是少了大几千,主力购房群体大幅减轻少,对于那些跟风买了二套房的人,想要快速变现就变得更难了。

尤其是三四线,人口外流加剧,新生儿越来越少,“接盘侠”呈快速下降趋势。

①收入下降,年轻人口袋瘪了

三年口罩事件,很多人工作停滞,靠老本维持生活,然而,每月必不可少的房贷,车贷,养娃,日常开销等等,导致不少家庭出现了积蓄大幅缩水,甚至有的家庭已经陷入入不敷出,只能借债维持生活。

这个事件结束后,并没有快速恢复到2019年最理想状态,取而代之的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订单锐减,打工人收入下降,进而导致很多人陷入债务困境,不得不以借东墙补西墙来维持生活。

说穿了,如果口袋越来越瘪,拿什么支撑高房价?



③年轻人思维转变,租房也能生活

以前结婚、生娃、孩子上学,就得买房。现在呢,不买房照样可以入户,解决孩子上学问题。

还有的人不堪结婚生娃的重负,直接选择不婚不育,不再愿意被房子捆绑,更享受自由高品质人生。

④信心不足

大环境好的时候,月入1万也敢承担月供8000的房子,因为大家始终坚信收入、房价不断上涨。

而这几年的情况打破了大家的理想,不仅房价持续下降,甚至收入和工作都陷入了不稳定性。

这种情况让那些有力承担首付的家庭,也不敢贸然增加负债。信心一旦下挫,更加剧他们推迟购房计划。



.02

流动性锁死,卖房更难

房价一路猛涨时,大城市带学区的铁皮架子都能单价涨到大几万。

现在呢,核心区名校学区房相比高位同样折价30%,大城市核心区还好点,那些人口外流三四线核心区,很多挂牌数月也无人问津。

看看现在的二手市场,全国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同比上涨9.69%,达到254.64万套。这么多房,何时清空?

深圳几个做中介的朋友说,一线大城市的二手房还能勉强,其他城市如果没有绝对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价格优势,指望快速变现,那都是幻想。



.03

持房成本越来越高,逃不掉

房子越多,持房压力就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每个月都必不可少房贷、物业费,取暖费等各项开支。

其次,房东税令人担忧。比如最近的消息,《住房租赁条例》已经落地,明确:房屋租赁强制备案,房东不愿意备案,租客也可以帮忙备案。

其中还讲到:将与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说白了,房东的税务信息以后会变得更加透明化,以后房东税落地可能是迟早的。

另外还有渐行渐近的房产税,预示着未来2套房以上的家庭,持房的压力只会越来越高。



.04

变化说来就来,如何应对

建议大家做好几手准备:

如果你打算买房自己住,全国已经普跌30%左右,加上现在的贷款成本超低,这个时候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入场确实是个不错的机会。

尤其是随着后续美联储降息消息的落地,说不定国内也跟着降一波,到时候贷款利率可能更低,买方成本更便宜。

如果你打算投资买房,不差钱的话,倒是可以赌一把自己的运气,就当买个教训。但如果是普通大众的话,劝你一句,以后房子都是用来住的,绝大多数投资买房亏面更大。

如果你手上已经有好几套房,可以根据自己的资产状况和现金流重新规划,劣质的资产及时变现,或者转为大城市核心资产,优质的资产可以以租养贷,从而获得更高净收入。



还是那句话,这一轮楼市调整前所未有,手上房子多,还是要做好规划,否则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吧!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谈判结束后,美财长亲口表态,可以不对华加税,但有一个前提条件

谈判结束后,美财长亲口表态,可以不对华加税,但有一个前提条件

南宫一二
2025-09-17 07:16:44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说安宫牛黄丸无效,我认真看了原文,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协和4+4?

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说安宫牛黄丸无效,我认真看了原文,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协和4+4?

听李医生说
2025-09-10 09:10:25
普京身穿军装现身,美印伊都很给他面子,欧洲纳闷:为啥没中国?

普京身穿军装现身,美印伊都很给他面子,欧洲纳闷:为啥没中国?

阿芒娱乐说
2025-09-17 16:25:06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扇孙女的恶奶奶自尝苦果:儿媳回娘家,儿子底细被扒,工作也黄了

子芫伴你成长
2025-09-16 17:25:02
比恒大更疯狂!3.72万亿惊天巨雷,中植系全面暂停债务兑付!

比恒大更疯狂!3.72万亿惊天巨雷,中植系全面暂停债务兑付!

北纬的咖啡豆
2025-09-17 11:29:40
秋天使劲吃,钾含量是番茄20倍,一强免疫、二解秋乏、三润肠

秋天使劲吃,钾含量是番茄20倍,一强免疫、二解秋乏、三润肠

阿龙美食记
2025-09-15 12:14:22
上海一天创下三个气象纪录,未来10天难见高温

上海一天创下三个气象纪录,未来10天难见高温

上观新闻
2025-09-17 21:20:09
为什么只有星巴克女孩能战胜罗永浩?

为什么只有星巴克女孩能战胜罗永浩?

亮见
2025-09-17 17:09:39
刚刚,恒科彻底疯狂,阿里3万亿,腾讯6万亿!马云现身,猜测再起...

刚刚,恒科彻底疯狂,阿里3万亿,腾讯6万亿!马云现身,猜测再起...

金石随笔
2025-09-17 12:30:22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9-17 11:32:38
单节13分引一波流:杨舒予25+5三分全场欢呼 女篮第一尖刀蜕变

单节13分引一波流:杨舒予25+5三分全场欢呼 女篮第一尖刀蜕变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9-17 21:16:25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犹太资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美国女演员领奖台上公然提反犹

趣文说娱
2025-09-16 10:46:36
通过这12个细节,网友们对人口问题有个基本的预估了

通过这12个细节,网友们对人口问题有个基本的预估了

清晖有墨
2025-09-17 16:59:17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欧美20多年来最大的局,被中国破了,这才是他们最恐慌的地方

南宫一二
2025-09-17 13:49:42
又被锤了!西贝员工辞职后开直播怒怼,称工作多年从未享受过社保

又被锤了!西贝员工辞职后开直播怒怼,称工作多年从未享受过社保

星河也灿烂
2025-09-17 15:36:22
西贝回应“顾客就餐时用公筷喂狗”:店内已进行全面消杀

西贝回应“顾客就餐时用公筷喂狗”:店内已进行全面消杀

界面新闻
2025-09-17 12:34:04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上海学生午餐虾仁炒蛋紧急停供持续发酵,闵行区市监局介入,家长称“菜臭得吃到吐”

极目新闻
2025-09-17 14:51:39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突然怂了?意义仍然非凡!罗永浩:决定放弃!但若失踪,或被跨省

瑜说还休
2025-09-16 07:36:57
重庆理工大学就“男留学生与女生住同一栋楼”致歉!称已搬离

重庆理工大学就“男留学生与女生住同一栋楼”致歉!称已搬离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08:46:10
上海一市民人已在飞新加坡航班上,突然想起家里燃气灶上煮着鸡蛋未关火……

上海一市民人已在飞新加坡航班上,突然想起家里燃气灶上煮着鸡蛋未关火……

上观新闻
2025-09-17 10:14:25
2025-09-17 21:43:00
巢客HOME
巢客HOME
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3375文章数 20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头条要闻

法院裁定没收李传良违法所得:涉案31亿 查封房产千套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今晚,全球屏息:美联储重启降息……

科技要闻

网易评测iPhone 17系列:今年升级值得买吗

汽车要闻

以用户为锚,“听劝”的岚图一路狂飙

态度原创

教育
房产
旅游
艺术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教育部等9部门联合发文: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