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统兵百战的元帅,怎会被派去管体育?”当这个消息传到军中,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贺龙,那个从硝烟中走出来的将星,那个在枪林弹雨中打下赫赫战功的“老总”,怎么会突然改行,去做看似风轻云淡的体育工作?
1952年11月5日,中央宣布任命贺龙为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那年,他身上的戎装还未褪下,军帽上的金星仍在闪光。
消息传来,震动军内外,一时间议论四起。
有人说贺龙被“冷藏”了,有人说他“退居二线”,可回望历史的长河,若只看到表象,便很容易错失真相。
毛主席和党中央为何在那个特殊历史节点,把贺龙从“战场的前线”调往“体育的阵地”?答案,藏在他一生的轨迹中,也藏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宏伟蓝图里。
贺龙与体育之间的缘分,并非从那通电话开始,他出生在湖南桑植县洪家关,打小就习武,擅长练拳脚、舞刀枪,身体强健,热血奔涌,骨子里流淌着对运动的天然热爱。
红军时期,贺龙不是只会带兵打仗的“硬汉”,还是革命根据地体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当时,他在红二军团设立随营学校,开设多个体育类型的课程,士兵们在课余时间挥汗如雨,在泥地中奔跑,在河水中搏浪。
在湘西,他甚至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第一支篮球队,打仗、生产之余,还大力开展体育活动,战士们打起了篮球,每一次投篮,仿佛就是在向敌人发起进攻,每一次跳跃,都是对死亡的蔑视。
抗战时期, 组建“战斗篮球队”锻炼体魄
从那时起,体育就不再是“娱乐”,它成为一种战斗方式,一种战斗精神的延续。
事实上,毛主席对贺龙的重视,也从未减少,他一直称贺龙为“贺老总”,那是对革命元勋最高的亲昵称谓,与他并列的,只有朱德,称呼虽短,却意味深长。
新中国成立、稳定下来后,贺龙前往中央工作,也曾参与国防建设,但在1964年,他突然接到电话,开始发起群众性大练兵活动。
在毛主席心中,贺龙是那个能打胜仗、也能带出强国之体的猛将,于是和其他人商量,安排他到体委工作。
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百废待兴,体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自信的重要事业,怎可能被忽视?
后来,贺龙被任命为国家体育委员会主任,不是“退居二线”,而是被赋予开疆拓土的重任,他用军人的铁血作风,开始构建新中国的体育制度。
在他的带领下,中国体育健儿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
贺龙更在乎的是“全民参与”,他推行“工人、农民、学生、干部都要运动”,把体育从封闭的竞技场解放到田间地头、工厂校园,让体育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全民热潮。
毛主席对贺龙的评价,有三条:对敌斗争坚决;对党忠诚;联系群众,这三点,贯穿了贺龙的一生。
他不是简单的军事统帅,也不是单纯的体育官员,他是那个在战火中走来的将军,也是那个在和平中点燃激情的领袖。
毛主席调任贺龙负责体育,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后的战略安排。
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更是未来强国之路的基石。
如果说战争时代,贺龙让无数士兵强健了体魄、打赢了胜仗,和平年代,他则让亿万人民走上运动场,锻造出一副副抵抗病弱与懒惰的钢筋铁骨。
一个国家的崛起,从来都不是靠几个将军,而是靠千千万万人民的觉醒。
贺龙深知这一点,他把战场的纪律带进体育,把军事的精神注入平凡生活,他不再穿军装,但依旧带兵,只不过这一次,带的是一整代中国人的身体与意志。
如今再看,贺龙从“战场”走向“体委”,并非“降职”,而是换了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他依旧在前线,只不过这一次,他守护的是民族的自信与力量。
强军必先强体,强国必先强民,贺龙用一生践行了这一信条。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用血肉之躯捍卫祖国的人,也不会忘记那些在和平中默默奉献的灵魂。
贺老总,永远是那个值得敬仰的“战士”,他的战场换了,但他的精神从未改变。
他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保家卫国,这,便是毛主席的深意,这,才是贺龙真正的伟大。
参考资料:
铸牢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2023-04-26 10:03·光明网
“两把菜刀闹革命”,他的家族,为革命牺牲数百人……2021-03-22 22:54·中国青年网
贺龙出任中央体委主任始末.新湖南 • 湖湘名人.2021-01-15 09:47:30
贺龙与共和国体育的故事.2019-09-13 08:35·前线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