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解
中国转基因安全管理的有关信息?
中国通过政府公报、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方式和渠道,依法开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工作,提高转基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转基因权威关注”专栏(http://www.moa.gov.cn/ztzi/zjyqwgz/),公开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相关法律法规、安全评价标准、指南、检测机构、转基因生物安全审批结果、监测等信息,公布了获得安全证书的安全评价资料,并持续更新信息,不断扩大主动公开范围。农业农村部还开设了“中国农业转基因管理”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的制定与修订、第五届安委会组建等重要工作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都会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农业农村部官方网站设置了信息公开专栏,明确了信息公开方式。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农业农村部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要求处理:依法属于公开范围的,及时提供相关政府信息或告知获得信息的途径;依法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明确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专利问题会遏制中国农业吗
有人提出,转基因专利绝大多数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转基因产业化后,会不会因专利问题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
事实上,目前中国已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具备重大育种价值的关键基因100多个,转基因专利总数位居世界第二。这意味着,转基因领域的专利技术并非都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不存在发达国家和跨国种业集团垄断转基因技术的情况。
从专利本身来看,它并不会阻碍中国转基因产业化的发展。例如,若某外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了某项转基因专利,而中国某转基因产品的应用需要用到该专利,只需通过付费即可合法使用。正如大家所知,中国的手机厂商普遍需要用到美国高通公司的专利,也都是通过付费方式解决专利问题的。
此外,专利有明确的保护期限,超过保护期限的专利技术会成为通用技术,使用时无需再支付费用。
当然,中国仍需大力发展自主转基因技术,公众也应当对中国的科学家抱有信心,转基因抗虫棉就是最好的例证: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市的转基因抗虫棉均为国外公司产品,但中国很快奋起直追;目前,全国转基因棉花的国产占有率已超过95%。
编辑|李紫来审核|赵允
来源|农业农村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