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疗的话,过三个月来,也不会那么重!"2024年5月,58岁的王师傅攥着病历本,站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诊室里,听着袁希福院长的这句话,直点头。谁能想到,半年前他刚做完食管剥离术,如今竟能顿顿吃一大碗饭了。
2024年年初,王师傅因胃肠炎做胃镜,意外查出"食管占位"。肿瘤不大,但位置特殊——在食管中段,医生建议做内镜剥离术。"听说剥离术不用开大刀,创伤小。"王师傅想着,便同意了。
1月15日,手术完成,病理显示"食管早癌"。可术后一周,王师傅就觉得"不对劲":原本能啃馒头,现在连喝粥都得慢慢咽;两周后,喝口水都呛得直咳嗽。去医院做消化道造影,结果更糟:"食道狭窄,占位病变考虑。"
"得扩张!"医生说着,给他做了第一次食管扩张。扩张后,王师傅能吃饭了,可好景不长——3天后,他又开始吞咽困难;20多天后,不得不再做第二次扩张。
"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王师傅掰着手指头算:3次扩张,每次间隔20多天,每次扩张后只能吃软流食,稍硬点的东西就堵得慌。"连我老伴儿煮的鸡蛋羹,都得用勺子捣成泥。"
5月6日,经朋友介绍,王师傅找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袁希福院长。
"剥离术?我接诊过不少,效果大多不好。"袁院长翻着他的病历,皱着眉说,"食管癌是恶性病,剥离术很难切干净,创面会留疤痕。疤痕一收缩,食管就窄了;撑扩张,裂开几天又长住,还是疤。更麻烦的是,你肿瘤离贲门近,下支架都难。"
"早期癌更不该选剥离术!"袁院长打断他,"癌症是慢性病,就算这几个月不治,也不会突然恶化。但剥离术把食管弄得千疮百孔,反而加速狭窄。要是当初听我的,手术切除+放疗,再配合中药,哪至于现在天天扩张?"
袁院长给王师傅开了中药方,还送了他秘方药粉"消开散":"先喝着,慢慢软疤痕。扩张暂时做不了,就先喝药。"
回家9天,王师傅实在吃不下饭,又做了一次扩张。但这次,他留了个心眼——开始喝袁院长开的中药。
7月1日,喝中药两个月,王师傅来复诊:"原来每半个月就得扩一次,现在快一个半月没扩了!吃饭能一大碗,大便也成形了。"袁院长翻着他的扩张记录,笑了:"看来药起作用了。"
9月10日,王师傅再复诊:"现在50多天才扩一次,噎得轻多了!"他摸着肚子,"最明显的是,能啃苹果了,不用捣成泥。"
2025年2月17日,过完年,王师傅又来复诊。他气色红润,就是最近上火,偶尔口腔溃疡,咽东西时得用水冲一下。"袁院长说,疤痕软化得慢慢来,起码得一年半载。"他笑着说,"但现在能正常吃饭,比啥都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