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山东频道
今年夏季,齐鲁大地被高温笼罩,商场里中央空调持续送风,居民家中电扇、空调连轴运转——但大多数人未曾察觉,这背后是一场度夏保供的“极限测试”:山东电网负荷8次刷新纪录,最高达1.3021亿千瓦。
放眼全国,用电负荷随气温同步攀升,全国用电负荷4次刷新纪录,在国家电网经营区,6个区域电网负荷同步创新高。各地电网频频承压,迎峰度夏成为检验新型电力系统成色的关键战场。山东作为经济大省、能源生产消费大省、新能源装机大省与特高压受端大省,其电网特征高度浓缩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典型挑战与前沿探索,山东这份“无感”度夏的保供答卷,生动勾勒出全国能源保供的未来图景。
“三驾马车” 夯实源侧关键基础
面对1.3亿千瓦的负荷峰值与持续高负荷运行的考验,山东电网何以实现“稳字当头”?答案在于新能源、外电、常规电源协同配合的“三驾马车”。在今年迎峰度夏中,更是创下三项新纪录,呈现出新特点。
——新能源出力与电网负荷同创新高;入鲁外电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火电机组“双零”管理突破性拓展至60万千瓦级。
作为全国首个风光装机破亿千瓦的省级电网,新能源已成为山东新增电源装机和新增发电量的主体。今夏看似偶然的“双高峰”重合,实则是山东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也蕴藏着将“关键变量”转为“坚强保障”的调度智慧——国网山东电力组织80座、5151台风机、1566万千瓦的主力风电场开展“双百双零”保供专项行动,累计推动732台、279.5万千瓦风机在晚峰前完成紧急消缺,主力风电晚峰时段实现首次全量健康运行。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通过无人机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特巡(刘友顺 摄)
“外电入鲁”稳供增供创历史新高。负荷高峰时段,国网山东电力通过省间现货交易最大增购400万千瓦、获得应急调度支援600万千瓦,入鲁外电最大达3480万千瓦,同比增长24%,刷新历史纪录,这也是国家推进跨省跨区资源优化配置、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生动实践。
火电作为“压舱石”保障更实。今夏,国网山东电力服务6台、255.5万千瓦新机投运,统筹安排103台、3881万千瓦机组计划检修。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度夏大型发电机组电力保供现场会,组织签订电力保供承诺书,压实发电企业主体责任。提升机组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机一策”、专人盯靠,实现度夏保供关键时段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非停率和受阻率“双零”的历史性突破。
“三驾马车”在山东这片能源转型“试验田”上协同竞速,在实战中验证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生命力与可靠性,为全国构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提供了可借鉴的“山东范式”。
坚强电网 构筑保供硬核支撑
主力电源和可靠“外援”是迎峰度夏的源头保障,坚强电网则是其物理基础——在山东,这一基础正以世界级特高压网架为骨架加速夯实。
±800千伏陇东至山东特高压工程山东段(徐可 摄)
度夏前,全国首条“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庆东直流竣工投产,标志着山东建成特高压“五交四直一环网”,这也是我国最大的省域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同时,500千伏弥河站等12项度夏重点工程按期投运,进一步提升了电网供电能力;今年国网山东电力有5项输变电工程获评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15项配电网项目获评中国电力配电网优质工程,各级电网高质量建设蹄疾步稳。
除了电网“硬骨架”的建设,国网山东电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形成“电畅其流”的软机制。通过深化建设“电网智慧大脑”,创新研发“气象大模型+大小模型协同”源荷智能预测技术路线,精准驾驭复杂天气。负荷连创新高期间,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9.4%,新能源预测准确率达98.4%,均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为度夏保供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决策依据。深化大数据挖掘,构建电网故障精准研判系统,实现全网10千伏至1000千伏设备全景实时监控和准确感知。从“检零机器人”检测绝缘子,到无人机高温特巡,科技赋能让电网感知更敏锐、响应更迅捷、运行更可靠。山东的探索,代表着全国电网数智升级的共同方向,是科技创新守护能源安全的生动体现。
新型业态 助力电力供需平衡
迎峰度夏决胜关键,在于“源网荷储”全链条协同发力。山东将新型储能、虚拟电厂、车网互动等新业态,打造成调节供需平衡的“柔性利器”。
7月10日中午,烟台气温飙至35℃,电网负荷陡升。市中心振华商场响应虚拟电厂指令,中央空调自动微调,实时负荷降低500千瓦。看似微小的调整,当千万台空调同步响应,便能腾出可观的负荷空间——这正是虚拟电厂“化零为整”“灵活响应”的核心价值。截至8月底,山东已建成虚拟电厂33家,聚合容量达468.2万千瓦,测试调节能力97.6万千瓦,21家常态化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参与数量、调节规模均居全国前列。
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现场服务储能项目有序调用(宋金城 摄)
新型储能也在用电高峰时刻发挥重要作用,7月11日晚高峰,山东144座新型储能电站在国网山东电力统一调度下集中放电,最大功率达803.59万千瓦,创全国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功率纪录,有效支撑了晚高峰电网运行。
此外,国网山东电力加快车网互动示范站布局,累计建成13座充电示范站,让新能源汽车变身“移动充电宝”。
“负荷在哪里,资源就在哪里”,山东将分散的“微资源”汇聚成保障电网安全的“巨能量”,让电网在负荷尖峰前更加从容,这些创新实践,正是全国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生动缩影。
风光“发力”、外电“强援”、源网荷储“协同”,绘就山东电网度夏保供优异答卷,彰显出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强大威力与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澎湃动能。
9月1日,山东省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挂牌成立,标志着山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迈入新阶段,未来也必将打造更多全国领先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山东示范”。(毕建伟 王斌 张昊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