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议论房子跌价,赚钱难度加大,中产捂住钱包过日子等。
各种迹象表明,社会下行的趋势很明显。
殊不知,在社会的另一个角落里,墓地也卖不动了,殡葬行业开始变局。
根据“城市金融报”“21世纪商业评论”等平台统计、报道,殡葬行业龙头福寿园,2024年业绩,年收入20.78亿元,同比减少20.9%;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减少52.8%。
十余年来,福寿园的利润,首次并且是大幅度下滑。
人口老龄化在加速,2024年我国死亡人口达1093万人,而殡葬行业却扛不住了,似乎不合常理。
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三个征兆,需要老人们早明白,早接纳,利于子孙。
01
第一个征兆:钱不好赚了,捂紧钱包过日子成为了大趋势。
相比前几年,这两年,人们明显感觉生活压力大了。
很多人在担心失业,也看到了本单位裁员。
还有人处于失业之中,又承担了房贷,家庭开销,捉襟见肘。
一些年轻人,失业了,自己也没有积蓄,就不得不伸手问老人要钱,填补一下房贷缺口。
有退休金的老人,也因为子女的生活压力,捂住口袋过日子。退休金省一省,留一下,还可以为子女分忧。
我们看钢琴的销售,暑假高价研学的人数,就知道,中产也扛不住了。一些中产主动穷回去,把钱留住再说。
如果一个家庭,处于缺钱的状态,或者考虑未来几年的生活出路,家里的老人还使劲折腾墓地,肯定会遭到反对。
墓地可以说,是必需品,但是高价墓地不是。
人走了,要入土为安。但是我们可以用简陋的地方,用贫瘠的土地,或者去偏远的老家,找一块地。
据正规的财经平台报道,福寿园有12万一个的墓地,面积一平米。
十二万,在小县城,就是一套房子的钱。是活人好好居住,还是过世的人安稳呢?权衡之下,应该保障活人才对。
十二万,是一些夫妻一年的总收入。用一年的收入去换一块墓地,应该舍不得。就是老人自己掏钱,中年夫妻也会反对。老人的钱,没有花完,就是遗产,归根结底还是子女的钱。
另外,上海的松鹤园,2023年4月其0.6平方米单/双穴墓售价达34.18万元,就让更多普通人,望而却步了。
一家人好好活着,经济上不困顿,那就比怎么都好。至于墓地,少花钱,是共识。
02
第二个征兆:厚养薄葬的传统,被年轻人发挥到了极致。
在古代,落葬是很重要的事情。
落葬风风光光的,还给一些陪葬品,修建大墓碑,这就是尽孝了。
还有子女,会守孝三年。也就是三年不外出,在老家住,最好是在坟墓旁边居住。
孔子过世,学生子贡就在墓地住了六年,被称为“大孝”。
现在呢?年轻人都忙忙碌碌,要多请几天丧假,都要想办法,甚至要和人换班,把事业按下暂停键。
一些年轻人,在送葬的途中,就接到了单位电话,安排后来几天要干啥,都耽误不起。
人口的流动加大了,人在城市居住的情况多了,人在几座城市穿插的情况多了。你让年轻人停下来,用十天去安排落葬,怎么行得通?
甚至一些年轻人,清明节扫墓,都不会来了。他们只是喊人,代替自己扫墓。
随着年轻人都进城,农村空心化严重;在城里,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比较冷漠的。落葬的事情,基本上落到了“一个家庭”里,没有几个人帮忙。
鉴于现实情况,很多地方缩减了葬礼日程。三日搞定是常态,一日葬也悄然出现。
至于墓地,大家是不会花很大功夫去修缮的。一块碑,一堆土,就足够了。
农村的一些老人,也是火化,然后子女拿着骨灰,到自家地里,匆匆安葬。这比用棺材,方便多了。
种种迹象都说明,厚养薄葬被大家认可了。老人活的时候,吃饱穿暖,有地方居住,就行了。过世之后,还大折腾,这是为难子孙,不可取。
03
第三个征兆:以史为鉴,人们变得越来越理智。
看了这样一句话:“懂得历史的,早早就躺平了,不懂得历史的还在做春秋大梦。”
也看过这样一句话:“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子女们读书多了,都上了大学,对于历史是很熟悉的。
秦始皇的一点一滴都被慢慢遗忘,还有谁的故事,会千古流传?
我们看看古代的皇帝,一大批都叫不出名字,一大批都找不到坟墓。其他的大臣,多半存在的痕迹都没有了。
多数的人,都是历史上的一粒灰尘。过了三代,名字都没有人记得了。
被遗忘这是不可逆转的事情;坟墓变成野草堆,也是不可逆转的。只是迟点,早点而已。
我们花大价钱,买了几十年之后的一个野草堆,值不值?
相信很多人也看过公墓搬迁。很多无主墓,被集中安放,或者被厚厚的泥土掩盖。
我们到人间一趟,不是为了准备死,而是要好好活。活着就多体验美好,死去元知万事空。
03
孝顺两个字,在商人眼里,可能是金银财宝。
孝顺两个字,被子女用了,那就是吃饱穿暖。
通透的老人们,打心眼里不麻烦子女,不提什么厚葬的要求,甚至都不要落叶归根。
老人清醒的时候,和子女谈一谈身后事,图个简单,子女也没有了葬礼的压力。
接纳薄葬的新风尚,也多番考虑子女的难处,还快乐地过好当下,人的晚年,不会太差。
移风易俗,去繁存简,不仅仅是子女的责任,老人也要带好头。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