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关品方
一如所料,石破茂是又一位短命的日本首相。他宣布辞职,是被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逼宫。他们两人在 9 月 6 日晚上与石破茂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会谈,手握党内多数民意表述,以 “维护党内团结” 为由要求其提前辞职,避免9月7日党内投票时出现尴尬场面。“早晚都要下台,不若主动辞职”,借此挽回颜面。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等高层早前表达的辞职意向,也削弱了石破茂的支持基础。估计继任者可能是小泉进次郎。最后拍板是谁,还要看幕后的造王者麻生太郎(85岁)的决定。麻生派是自民党内现时最大的派系。
石破茂的性格弱点暴露无遗。作为日本政坛的资深政治家,性格特征深刻影响了其政治生涯的起伏。他在党内的派阀整合能力不足。虽长期处在自民党高层,但未能有效调和党内派系矛盾。他缺乏安倍晋三式的“平衡术”,导致执政期间陷入“党内有党”的困境,最终因派阀博弈失势,被迫辞职。直接原因是他上任大半年来,自民党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选举中先后失去多数议席,支持率降至临界点之下。因为选举失利引发党内倒阁,他以“不愿分裂”为由辞职,因为对党内派阀政治失去控制能力。
对比前首相安倍晋三和岸田文雄,石破茂在危机处理和政策推进方面迟疑不决,左摇右摆,被右翼裹挟而动弹不得。在对美关税谈判中既无法强硬对抗,又未能灵活斡旋;国内改革又因为顾虑各方意见而陷入僵局。日本舆论评价他“善说理而缺决断”,难以凝聚共识,无法落实政策。之前处在辅弼的位置,这弱点还不太明显,上台后证明无法纵横捭阖,政治生涯划上句号。
笔者去年早已预估他会是又一位短命首相,现在“不幸” 言中。去年他上台不久就公开表示希望及早访问中国,可惜表现不逮,不获邀请。如今事过境迁,多讲无谓。
石破茂以“政策通”著称,但理性务实的风格与日本人民的感性偏好脱节。他的政策论述未能转化为选票支持,日语是“不气味”,意思是卖相不好被嫌弃。
石破茂不善言辞,内心自负、务实不足。他既有“反叛者”的标签(批判世袭政治、承认侵华历史),又推动军事扩张(提议“亚洲版北约”、要求美日共管美国的驻日基地),这种矛盾欠缺历史反省和政治伦理的一致性,削弱了民众对他的信任度和支持度。他备受右翼分子的压力,在8月6日广岛“被爆”80周年讲话中,他强调“无核三原则”而回避侵略责任,以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被指投机主义,结果两面不讨好。
把败战说成是终战,把核爆说成是被爆;日本人闪闪缩缩、吞吞吐吐、暧昧成性、死要面子、不肯认错;是这样一种民族既傲慢又怯懦的性格。
石破茂花自命清高,不屑为自民党搅钱,是他的致命伤。他的短板是人脉与资源两缺。他长期疏于经营派阀资金网络,导致“石破派”势单力薄。党内议员评价他“只懂握手拉票,未识金权政治”。这种作派,在自民党传统生态中肯定处于劣势,证明足以致命。
石破茂的性格弱点集中体现为政治执行力不足,现实适应性欠缺。他空有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形成鲜明反差,最终导致执政失败。
日本大和民族的历史抉择,其实是500万右翼军国主义分子和1.15亿酷爱和平的日本人民之间的矛盾对立,是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选择,是脱亚入美还是脱美入亚之间的选择。笔者个人认为,在这方面,日本绝大部分的人民还没有到达这个历史高度的觉醒。
笔者认为,东斯拉夫民族也正面临历史抉择。斯拉夫民族分为东、西、南三种。东斯拉夫民族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普京(73岁)和石破茂(68岁)的性格迥异。
作为俄罗斯政坛的核心人物,普京的性格特质深刻塑造了其政治风格与国际形象。他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自幼通过柔道训练培养出极强的坚毅与专注。普京上台25年来,面对西方制裁、国内动荡等挑战时,始终展现“绝不退缩”的强硬姿态。他的特工经历赋予其敏锐的分析能力,擅长在复杂局势中把握核心矛盾。在俄乌冲突中,以能源供应为武器配合特别军事行动,实施双轨策略,既施压欧洲又避免战争升级。他懂得平衡威严和亲民的形象,慰问前线士兵、参加冰球比赛;又赤膊骑马、驾驶战机,满足民众对“强人领袖”的心理渴求。 他发言时语调平和,但犀利直白,金句频出,往往一锤定音。笔者行文至此,想起他说过 : “原谅他们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任务是送他们去见上帝”。一语既出,四座皆惊。
普京倡导东正教信仰、家庭观念等传统价值,凝聚社会共识,旗帜鲜明,立场清晰;国际上强调“多极秩序”,通过历史叙事唤起情感共鸣,应对危机有时代节奏感。他和特朗普互动,采取“有限让步+核心坚守”的策略,既坚持底线又展现灵活,融合了谋略、执行力、与人格魅力,使其在内外挑战中始终保持政治稳定性,成为俄罗斯民众心中“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十分罕见。他和石破茂两相比较,高下立见。
俄罗斯和日本的近代恩怨始于 19 世纪末,主要围绕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进行利益争夺。1894 年甲午战争后,除了逼迫清朝割让台湾外,日本还觊觎辽东半岛;因俄国联合德法干涉,日本被迫放弃,因而怀恨在心。1900 年沙俄于八国联军侵华时藉机占领中国东北,推行 “黄俄罗斯计划”,与日本的 “大陆政策” 直接冲突。日俄双方矛盾激化,1904 年日本为争夺东北权益发动日俄战争。日本胜利后,1905年双方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俄国将辽东半岛的权益让给日本。事件成为日俄两国近代恩怨的起点,历经二战的激烈对抗,双方交恶一直延续到今天。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权威媒体报道(是公开信息),普京于9月3日凌晨从天津前往北京,选择乘坐专车车队,走京津高速完成行程。和中方协调后,俄方从天津去北京有飞机、火车、汽车等多种交通方案选择,最终俄方决定乘坐专车(普京并没有自己驾驶)。车队于凌晨2点出发,抵北京后还途经天安门广场;当时已戒备森严,可以想象。普京乘坐俄罗斯总统专车“金色俄罗斯”,但悬挂中国车牌(其中包括两个数字“8”,象征吉祥)。所有车辆在中国境内行驶都需要有中国车牌。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强调,此举体现了对中方礼仪的尊重。普京这次访华长达五天四夜。为了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他在天津完成上合组织峰会相关议程后,转场赶往北京。
普京以“硬汉”形象闻名,曾公开驾驶过卡车、战斗机等,但此次行程为正式外交访问,按惯例应由中方专业车队护送,但中方容许俄方车队自行安排,反而两国之间高度互相信任。俄媒特别解读车牌数字包含“88”的寓意,反映中俄文化互动的细节,可见中俄关系非比寻常。
日本领导人如果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会清楚明白今后中日俄三国之间的关系本质。是敌是友?何去何从?对日本而言,可谓“任君选择”。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留给日本领导人选择的时间,不会太多。相信读者们和笔者一样,已看出端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