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担心的噩梦,或许正要在日本上演!
随着自民党下届首相人选呼之欲出,一个极端反华、反美、甚至反犹的政治强人正步入权力中心。
他的上台,不仅将颠覆日本内外政策,更可能在全球掀起新的地缘政治风暴。
面对这股危险势力,即便曾对日本政局漠不关心的特朗普,这次也必须小心应对!
领导人的选举
2020年,安倍晋三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人枪杀,凶手被当场逮捕,日本高层的当务之急是寻找一名新首相。
石破茂和岸田文雄的角逐中,菅义伟的横空出世,他以超过半数的压倒性优势,拿下了自民党总裁的宝座。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也让人们看到了日本政治的另一种可能性。
菅义伟的故事,听起来更像一部励志剧。
他的父亲不是什么达官显贵,只是秋田县一个种草莓的农民。
为了支付大学学费,年轻的菅义伟不得不在纸箱工厂里打工。
这种平民背景,让他赢得了一些民众的好感。
当他在2019年亲手揭开新年号“令和”的牌匾时,亲切的形象让他收获了“令和大叔”的昵称。
然而,菅义伟的成功,更像是一个特例。
看看如今被热议的那些潜在接班人,画风又回到了我们熟悉的频道。
小泉进次郎、林芳正,他们的家族从事政治活动都已经是第四代了。
而像高市早苗、小林鹰之这样的人物,则以其鲜明的右翼立场和激进主张,吸引着特定的支持者。
日本政坛的钟摆,似乎又从草根实用主义,摆向了精英意识形态。
菅义伟的晋升之路
领导人的出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会走什么样的路。
菅义伟的权力,并非来自血脉,而是靠着在安倍内阁近八年“大管家”的生涯,一点一滴熬出来的。
他熟悉党内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深谙派系之间的人情世故。
所以,他一上台,首要任务就是求稳。
他向所有人承诺,将不折不扣地继承安倍的内外政策。
这既是对前任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权力基础的巩固。
他扮演的是一个稳定器,而不是一个改革者。
相比之下,那些精英继承者们的筹码就显得“硬”多了。
小泉进次郎和林芳正,“四代从政”的背景本身就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是他们最重要的政治资本。
而高市早苗,则被外界视为安倍和岸田路线的忠实捍卫者。
她的权力更多来自于意识形态上的紧密结盟,这就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晋升路径。
菅义伟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努力就能当首相”的平民故事,而小泉等人则可以顺理成章地继承父辈留下的选区和人脉。
这两种逻辑在自民党内部并行不悖,共同塑造着这个百年大党的权力生态。
根深蒂固的偏见
不管上台的是草根还是精英,有一个烂摊子是谁都绕不过去的,那就是自民党根深蒂固的“政治黑金”问题。
这就像一个附着在执政党身上的魔咒,持续侵蚀着公众的信任。
这个丑闻的运作细节,说起来其实很简单。
党内的议员们都有“派对券”的销售指标,卖超了的部分,就会以“回扣”的形式返还给议员个人,而且这笔钱还不用记在账上。
这并非个别议员的道德瑕疵,而是派系运作的潜规则。
就连岸田文雄这样的高层,也曾被曝出侵吞了192万日元的选举捐款。可见这个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当然,党内也有改革的呼声。
比如,曾经的总裁候选人石破茂,就许诺过要推动“政治资金透明化改革”,还提出了一整套“经济复苏计划”。
但这些声音,往往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回过头来看,自民党在2020年选择菅义伟这样一位具有“平民”色彩的领导人,或许也有借此对冲党内精英腐败形象的考量。
用一个干净的背景来挽回民心,不失为一步好棋。
只可惜,这个魔咒的力量太强大了,非一人之力可以解除。
复杂外交关系的应对之策
在处理外部关系中,尤其是中美关系时,不同风格的领导人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手腕。
务实派和鹰派的路线之争,直接关系到日本未来的国运。
菅义伟走的是一条务实平衡的路线,他非常清楚,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这是不能动摇的。
但同时,他也主张与中国这样的邻国通过“高层对话”,来逐一解决彼此间的难题。
学者们也曾预测,他可能会在巩固日美关系的基础上,小心翼翼地继续改善中日关系。
当然,这种务实也有限度。
在东海、南海等敏感问题上,外界普遍认为他也会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这是一种在巨人之间寻找回旋余地的策略。
而另一派,那些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精英们,则显得冒进得多。
高市早苗、小泉进次郎、小林鹰之等人,有一个共同的政治议程,那就是推动日本“正常国家化”。
他们的工具箱里装满了激进的方案: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将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增设紧急事态条款以强化首相权力。
高市早苗甚至主张,要直接删除宪法中“不保持战力”和“否认交战权”的条款。
小泉进次郎则积极推动将防卫预算提升至GDP的2%。这些主张,都远比菅义伟的政策延续更具颠覆性。
在对华政策上,这种分野更加明显。
菅义伟还在考虑如何“改善关系”,小林鹰之就已经窜访台湾,公开宣称“台日同属第一岛链关键防线”。
林芳正则更为复杂,他顶着“知华派”的名头,实际操作中却多次配合美国的对华战略,比如限制半导体设备出口,又比如跑到台湾去讨论构建“非红供应链”。
他这种老练的手法,被一些人形容为“狐狸般的政客”。
更让日本头疼的是,即便他们将日美同盟奉为圭臬,外部环境依然充满变数。
特朗普政府时期,就曾因为不满日本在关税问题上的强硬表态,而对日本政局的变动漠不关心,一句“完全不知道”就打发了。
这无疑给所有日本领导人提了个醒:靠山,有时候也靠不住。
结语
自民党的领导权更迭,就像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它总是在务实维稳的“管家”和意识形态驱动的“旗手”之间来回摆动。
前者能维持局面,但缺乏魄力。
后者有明确方向,但风险极高。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政治家最终胜出,他们都将面对一个同样的日本:内部被丑闻缠身,外部则承受着巨大的地缘政治压力。
日本的未来,就在这场永不停歇的内部博弈中,被不断地塑造和定义。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