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神,威武神俊,更有三只眼
古代对马神的祭祀历史悠久。这种祭祀活动不仅深植于民间,成为一项普遍的风俗,甚至连君王也会亲自主持相关仪式。
马作为人们最为熟知的动物之一,因其矫健的身姿和神俊的风采,常常受到人们的格外宠爱。不仅在民间习俗中备受呵护,在传统文化里,人们也通过各种形式,竭尽所能地表达对马的赞美,彰显马的无穷魅力。
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马神的概念却显得较为陌生,其形象也相对模糊。
民间常称马神为马王爷。马王爷原本是西天如来佛祖身边的至妙吉祥,后因毁坏“焦火鬼坟”,违背了佛家慈悲为怀的教义,被贬下凡间。他在凡间历经三次转世。初次转世,他以五团火花托胎,降生于一户姓马的人家,出生时便拥有三只眼睛,三天大时便能打架,稍长些便下海斩杀了东海龙王,后在盗取紫微大帝金枪时被杀。第二次投胎,他成为火魔王公主之子,出生时左掌心有“灵”字,右掌心有“曜”字,因此得名“灵曜”。他拜妙乐天尊为师,降妖伏魔。玉帝命他掌管南天政务,并赐予琼花宴,然而他在宴会上与金龙太子发生冲突,火烧南天门,大闹天宫,最终走投无路,一头钻入鬼子母的腹中。
他曾为救母而下地狱、入鬼洞、战哪吒、偷仙桃,又与齐天大圣闹翻,后在如来佛的调解下,二神才和好如初。玉帝见其是将才,便让他担任真武帝的部将。民间对马元帅的祭祀颇为盛行,凡涉及妻财子禄之事,人们都喜欢求助于马王爷。
古代对马神的祭祀历史悠久。祭祀马神不仅成为民间风俗,连君王亦会举行相关活动。周朝时,人们于春、夏、秋、冬四季分别祭祀马神。初春是祭祀马祖的日子,周人将马神称为马祖,即天上的天驷星。古人认为,马的诞生与天驷星密切相关,是天驷星的神灵之气降临地面,才孕育了马。夏日祭祀的是先牧神,以感恩最早教会人们牧马的先祖,提供了游牧生活方式。秋日祭祀马社神,祈愿马匹栖息之地安宁,使马得以良好休息,保持健壮。冬天则祭祀马步,马步是专食马的神怪,祭祀它是希望马步不再侵害马匹。一年四季皆祭马神,这在其他民俗神中颇为罕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祭祀马神的方式不断演变。明朝时期,北京设有马神祠,祠中祭祀马神的活动均由官方主持。不仅国家层面进行马神祭祀,各地亦纷纷建立马神庙以行祭礼。
进入清朝,无论是国家还是民间,祭祀马神的习俗依然延续。建立清王朝的满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怀有深厚崇拜,祭祀马神自然成为惯例。清朝的祭祀方式多样,有的制作木马供奉于马神庙的神堂,有的则在庙堂中塑造马神神像。清朝官方将祭祀马神的日期定为每年的六月二十三日,届时,所有与养马相关的人员均需前往马神庙祭拜。
在民间,人们祭祀马神的原因在于家中饲养马匹,希望马神庇佑马匹健康,成为强健的脚力或得力的劳力,从而减轻生活负担。在一些家庭中,常贴有马神像。马神的形象颇为奇特,通常表现为四臂三眼,全身武装。人们将马神想象得威武异常,或许唯有如此,方能彰显马的神骏风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