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利率降、AI冲击猛,为何银行人工资越涨越多?
贷款利率越来越低,AI冲击越来越猛,可银行人的工资怎么反而越发越多了?
9月中旬,42家上市银行披露2025年半年报,最吸睛的莫过于银行人的薪酬。你能猜到你和银行人的薪酬差距有多大吗?据中国基金报数据,42家银行总员工规模260万人,按薪酬拨付额平均计算,今年上半年银行人平均薪酬18.1万元,平均月薪3.02万元。
分拆来看,城商行薪酬更突出:招商银行上半年人均月薪5.05万元,南京银行4.82万元;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相近,分别为4.54万元、4.53万元、4.52万元;中信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成都银行、平安银行的人均月薪也均超4万元。六大国有银行中,最高的中国银行人均月薪3.82万元,最低的邮储银行2.49万元。羡慕的话,不妨把“羡慕”打在公屏上。
大家好,我是库文。今天我们就来较真:银行人到底为什么这么赚钱?
一、息差收窄却利润增长,AI是关键推手
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净息差,即贷款利息与存款利息的差值。过去5年,受经济形势影响,银行息差从2%以上收窄至1.5%左右,但反常的是,银行利润不降反增。
上半年,42家A股上市银行净利润达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33家实现正增长,其中6家增速超两位数。这一成绩,大概率与AI协助下银行迅速扩张服务范围密切相关。
今年上海外滩大会上的 data 印证了这一判断:在金融领域扎根20多年的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数科将行业经验与技术能力迁移到众多银行体系。据蚂蚁数科数据,当前100%的国有股份制银行、超60%的城商行及数百家金融机构,均已接入其数字化服务。
相较于通用大模型,蚂蚁数科的AI大模型针对66类金融任务数据做过体系化训练,在金融领域的完备程度达专家级水平。对理财经理、贷款经理而言,相当于多了个顶尖助手——试点银行采用AI助理后,人均服务客户数从200提升至2000,带动收入增长20%,这对中小银行尤为利好。
过去,不少银行受成本、员工精力限制,只能服务重点客户;AI助理介入后,海量中长尾客户也能享受点对点服务,其中蕴含大量机会。更关键的是,蚂蚁数科支持“按效果付费”,大幅降低了中小银行使用AI的门槛,让启动AI项目更易,也推动了金融普惠。
可以大胆预测:未来只要你有银行业务,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银行或许都会给你配专属客户经理,定制理财投资方案。
二、AI的另一面:机会与挑战并存
AI带来的全是利好吗?不尽然,机会背后永远是挑战。
还记得以前开银行卡,要几个人协助:有人拿表、有人审核、有人操作。现在呢?一台机器、一张身份证就能全搞定。当前AI或许只是“助理”,但未来会不会发展成“数字员工”?若真如此,基础、繁琐、重复的工作还需要人做吗?岗位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要知道,不少城商行的大堂经理已换成了人形机器人。
可以说,那些能做更复杂、更专业工作,不断自我进化的银行员工,会在AI协助下获得更多资源、拿到更高薪酬;反之,被替代、被裁员或许是必然。
在AI时代,银行的整体收入大概率仍会很高,但谁能拿稳这份高薪,将极大考验人与AI的竞合关系。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的工作会在AI时代被取代吗?评论区一起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