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北京冷得厉害,人民大会堂前的镜头却热着,尼克松的手悬在半空,周总理的左手早半秒伸出来,两人隔着三步远,手终于碰上了,这三步,美国人走了二十二年,中国人等了整整六十年。
![]()
美国随行记者后来说,总统在舷梯上突然停住,大家都以为是膝盖又疼了,其实他在等,等那个比他矮半头的东方人先伸手,直到对方的手已经伸进镜头里,才慌忙踩下最后两级台阶,周总理的中山装挺得像根竹竿,穿西装打领带的美国人夹着烟,手抖了一下,指甲缝里还留着昨晚练筷子沾的油渍。
![]()
三年前这人还在国会喊着红色中国,现在却坐在人民大会堂里,端着搪瓷缸学着喝茶,刀叉我们也有,周恩来把青花瓷碗推过去,你练了两个月,总该尝尝主宾的饭,尼克松夹起的春笋掉在桌上,翻译憋着笑,把失误说成是展现平民作风。
![]()
基辛格后来在回忆录里说,那七天像走钢丝,白天谈台湾问题,周总理用钢笔敲着地图,这些岛不是橡皮糖,掰不开,夜里美方代表偷偷发现,宴会菜单上多了俄式红菜汤,他们知道尼克松在苏联见过勃列日涅夫,最微妙的是二十二号深夜,周总理带美方代表团走到钓鱼台西侧没开放的楼,东边住着毛主席,过道太窄,别惊动老人。
![]()
毛主席那场会见拖了很久,警卫员记得书房的空调坏了,尼克松脱西装的时候,老人突然用英语说,我看过你演的电影,总统一下愣住了,年轻时他在百老汇跑过龙套的事,没想到七千公里外的人竟知道,最后周恩来出来打了个圆场,主席说你演得还行,就是比不上中国皮影戏。
![]()
签字那天快黑了,尼克松的钢笔在“逐步撤军”那行字上洇出一团墨,周恩来掏出备用的金笔递过去,我们的笔也不如美国的好使,两人同时笑了,翻译没翻这句话,后来文件送到纽约,美国国务院的人盯着“一个中国”那条直皱眉,白宫却连夜批了乒乓球队访华的事,就像三年前斯诺登上天安门,有些台阶得用运动鞋踩。
回程的飞机上,尼克松摸着舷窗上的冰花,问副手,他们真觉得核威慑没用,没人应声,舱内突然响起《歌唱祖国》,总统秘书伸手关了音响,又被周恩来塞来的丝绸画册压住了按钮,那幅西湖风景图的边角,龙井茶园的露水,正顺着叶脉往下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