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也会诱发哮喘?这是真的!昨日午时,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和雷电黄色预警信号。连日来,上海时常出现阵雨或雷雨天气,连带着来医院就诊的咳嗽、哮喘患者增加。
9月来,全国有多地在强雷暴天气后,医院接诊了大量因胸闷、喘息就医的病人。“雷暴哮喘”现象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并成为热搜。
雷暴天为何易引发哮喘?季节交替如何预防哮喘发作?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肺病科主任张炜。
新华社图表,近期雷暴天气频发,不少人会突然出现咳嗽、喘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医生提醒,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高度警惕“雷暴哮喘” 。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雷暴哮喘并不是“新病”
事实上,“雷暴哮喘”不是个新词。关于雷暴哮喘首次正式记录源自1983年的英国,当时在雷暴天气后36小时内,英国一家医院哮喘发作人数增加。
2021年4月,发表在国际期刊《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实践》上的一篇临床评论文章提到,迄今最严重的雷暴哮喘发生在澳大利亚墨尔本——2016年11月21日,墨尔本数千人因严重呼吸道症状而住院,其中大多数患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有10名患者死亡。在这场持续12小时的风暴中,与哮喘相关的住院人数几乎增加1000%。
专家介绍,哮喘的发作与雷暴前后空气中存在大量易于吸入的过敏原有关,而这些过敏原又以花粉和真菌孢子为主。
“在雷暴气象下,花粉和孢子随暴风上升气流进入云层,在电场和风暴的作用下被碎裂,或充分吸收水分后肿胀并崩解成大量具有过敏性且直径更小的碎片和微粒。”张炜解释,“随后在寒冷的下降气流或雨滴作用下回到地面,导致空气中飘浮的过敏原浓度显著升高且易于被吸入,从而诱发哮喘发作。”
雷暴哮喘或带来较重后果
哪些人容易在雷暴天诱发哮喘?张炜介绍,对于患有哮喘或既往有过哮喘,哮喘控制不佳,患有过敏性鼻炎,对花粉或真菌孢子过敏,经常暴露在户外环境中的人容易在雷暴前后发作哮喘。
雷暴哮喘发作的后果并不轻微。据《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杂志》2022年5月发表的一项研究,228名季节性过敏患者中,65%的人患有雷暴哮喘。雷暴哮喘患者中,近一半需要去医院紧急治疗。
“雷暴哮喘以急性发作的咳嗽、呼吸短促、喘息和由于气道刺激、炎症和阻塞引起的呼吸窘迫为主要症状。”张炜说,“虽然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显著好转,但对于存在慢性缺氧和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病情迅速发展,从而危及生命。”
新民晚报记者还了解到,部分患者在引发雷暴哮喘后的3年至5年内,可能会持续出现哮喘症状。
新华社图表,近期雷暴天气频发,不少人会突然出现咳嗽、喘憋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医生提醒,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需高度警惕“雷暴哮喘”。医生提醒,“雷暴哮喘”易感人群在雷雨天气前后应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并随身携带哮喘类急救药物。 新华社发 曹一 作
易感人群务必加强防范
医生提醒,雷暴哮喘易感人群在雷雨天气前后应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并随身携带哮喘类急救药物。一旦哮喘发作,尽量采取半坐位或坐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沙丁胺醇等急救药物,每隔20分钟吸入一次。若连续使用3次后症状仍未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
在雷暴天气发生前后做好个人防护。医生建议,雷暴哮喘易感人群尽量紧闭门窗,避免外出;即使雷雨过后阳光普照,也应暂时留在室内;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护目镜;回家后及时更换外衣外裤,并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和面部,以降低残留花粉引发过敏的风险。
原标题:《秋季雷雨天喘不上气?“雷暴哮喘”刷屏,到底怎么回事?》
栏目编辑:王蕾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