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医学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的标杆,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自2023年跻身《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目录》后,便迅速成为国内医学领域最具权威性的竞赛之一。近期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更是汇聚了10个国家、201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还有200余位国内外医学领域的“大咖”坐镇评审席。
而就在这场医学创新的“华山论剑”中,华南理工大学直接刷新了外界对其在医学领域实力的认知。在复赛阶段,该校就有8支队伍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成功晋级总决赛。最终,这8支晋级队伍更是捧回了1金1银6铜的亮眼成绩单,获奖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在众多参赛高校中格外突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奖项目《3D打印仿生微纳机器人靶向降解癌蛋白的胃癌精确治疗研究》大胆跨界将3D打印技术与肿瘤治疗相结合,为胃癌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创新思维,正是当下医学发展急需的“破局之力”。银奖项目聚焦糖尿病创面愈合难题,研发出创新水凝胶敷料,6个铜奖项目也覆盖肿瘤防治、慢性病管理、中医药创新等多个方向,可见华工医学学科发展全面,创新方向多元,不是只在单一领域发力。
实际上,自2014年成立医学院,华工首期就投入10亿多元人民币,高标准建设了一系列科研和教学平台,如科研公共大型仪器实验中心、小鼠和斑马鱼等多种实验动物中心、高场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新建B13综合实验大楼……投入进行教学升级,引进高端先进设备,积极打造国内一流的医学实验教学平台。
当然,这些硬件设施也都不是摆着看的“花架子”。依托华工强大的工科优势,医学院积极推进“医工结合”特色项目,鼓励本科生修读理工科课程,参与科技创新课题,参加教授科研项目。包括其实施的基础和临床导师制,也为本科学生医学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甚至可以说,从设备到平台,从工科资源整合到导师制度,华工医学院为本科生创新实践铺就了一条“硬件硬、支持实”的道路。
也因此,该校医学院学生不止在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中表现突出,还先后参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胶遇良缘”团队获2024年省赛金奖、国赛铜奖;参加多项解剖学相关全国竞赛,获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型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医学绘图大赛全国一等奖、高等医药院校大学生形态学绘图作品展示二等……
通过这一场场赛事,不仅让学生的科研潜力得到充分挖掘,证明了华工在医学人才培养上有着成熟且高效的模式,更用实打实的成绩展现出其在医学领域不容小觑的实力与潜力。那么,对于想在医学领域搞创新、做研究的学生来说,这里既有能落地的科研硬件,又有能成长的培养土壤。
而这样的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值得被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