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被领导当众批斗三次,该怎么办?
作为县审计局年轻的股长,总觉得51岁的分管领导故意针对你。
比如报告改五遍还不满意,安排任务专挑难啃的硬骨头,就连你加班到九点发的工作进展,她也只淡淡回一句“效率太低”。
私下跟同事吐槽“领导快退休了,就爱拿年轻人撒气”,甚至动过“换个科室”的念头,但别急,这事儿也值得分析了。
51岁副科,不久就要退休了,她现在最大的诉求不是“出政绩”,而是“平稳落地”。
审计报告里一个字错、一个数据偏,往外捅就是天大的篓子,她担不起这个责任。
股室里要是出个“毛躁兵”,查项目时漏个关键点,最后追责的不仅是你,还有她这个分管领导。 你以为的“刁难”,可能是她的“保命式提醒”。
上次你写某国企审计初稿,把“预计损失”写成“确定损失”,领导把报告拍你面前。
“这俩字差的不是笔画,是将来纪委找你谈话的次数!”
你当时觉得她小题大做,后来翻出去年局里因一字之差被通报的案例,后背才冒冷汗。
她骂的不是你的报告,是怕你栽跟头。
体制内的“当众批评”,有时不是不给你面子,是怕整个团队“没规矩”。
当然,你要是实在琢磨不透,也别瞎猜“她是不是嫉妒我年轻”。
能坐当领导的人,早过了“看谁顺眼就给谁糖”的阶段。她们的眼里只有两件事。
“这事会不会出事”“这人能不能扛事”,没有谁会夹杂私人恩怨。 那该怎么办?别慌,三个“笨办法”,亲测在审计局管用。
第一,把“玻璃心”换成“防弹衣”。
别一被骂就觉得“她针对我”,审计这行,领导骂你总比纪委找你强。
把她的批评当成“错题本”,“数据衔接差”就每天花半小时练数据逻辑,“台账乱”就参考优秀案例画思维导图。
等你把“错题”都改完,会发现她的骂声越来越少。
不是她变温柔了,是你经得起“查”了。
第二,用“硬实力”代替“碎碎念”。
她嫌你报告写得烂,别去跟同事吐槽“领导吹毛求疵”,不如把近五年局里的“优秀审计报告”打印出来,当成“考研真题”啃。
看人家怎么把“复杂问题简单说,简单问题说清楚”,怎么让数据自己“说话”。
下次交报告前,自己先查三遍,连标点符号都别放过。
等你交上去的报告她只改了两个字,体制内最硬的“后台”,是自己的本事。
第三,沟通要“踩准步点”,距离要“不远不近”。
别总等着她找你,也别没事就往她办公室凑。
姿态放低,但别捧臭脚。
体制内最忌讳“溜须拍马没本事”,你谦虚又能干,她才会觉得“这孩子靠谱”。
领导现在对你“严”,其实是把她几十年踩过的“坑”、避过的“雷”,都提前指给你看。
别总想着“换个领导就好了”,体制内的“打压”就像审计里的“抽查”,早晚都得遇上。
手里有“能扛事”的本事,比啥都管用。
下次再被领导骂,你不妨笑着接一句。
“您说得对,我这就改,下次肯定让您挑不出错!”
你要知道,当领导愿意花时间骂你,说明她还觉得你“值得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