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种棚的老把式都犯愁——白粉虱比往年更凶了。指甲盖大的小白蛾子,趴在叶背吸汁,叶子黄得像被火烤。
![]()
更烦人的是它拉的蜜露,叶子黏糊糊的,霉菌一爬,菜就卖不上价。有菜农说,打三遍药虫还活蹦,这虫咋就这么难搞?
原来白粉虱会飞会躲,普通药打上去,它早迁到隔壁棚了。再加上年年用同一种药,虫子早练出耐药性,药劲小了根本不管用。别急,今年有菜农试了新法子,说虫量降了七八成。
![]()
先讲药,这俩组合配方得记牢:烯啶虫胺混噻虫嗪,喷叶背地面;联菊啶虫脒加螺虫乙酯,交替着用。还有拌种的招,播种前用噻虫嗪或吡虫啉拌种,防效能撑80天以上。
移栽时更绝,用呋虫胺药水当定植水,浇完根,虫就不敢来咬苗。物理法也别丢,黄板一挂,虫子跟中了邪似的往上撞,小棚子挂个20片,虫少一半。防虫网选80目,密得跟筛子眼儿似的,虫飞不进,就是大园子用着费钱。
![]()
打药打药,光打正面可不行!虫都藏叶背,反面不喷,药全白搭。
喷药顺序也有讲究,先打地头再往中间缩,连杂草都得喷透,虫没地儿躲。有菜农图省事,单用一种药,打两次虫就不怕了,得换着用,抗药慢。
![]()
老辈人说“虫早治,苗不迟”,这话在理。虫刚冒头就打,比等成灾再救强十倍。有人问,土法子管用不?
加蒜汁、薄荷水,虫闻着呛得慌,当辅助还行,别全指望。
![]()
今年有合作社做了试验,综合用药加黄板,亩产量比单用药多了300斤。
但也得说句实话,没哪招能一劳永逸,虫情重的时候,得药、物理、土法一块儿上。种棚不容易,虫灾年年有,摸对门道就不怕。您要是试过啥好法子,评论区说说,帮大伙儿少走弯路。
![]()
最后提醒,用药前看说明书,别贪多乱混,伤了苗可就得不偿失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