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十年前那会儿,张召忠在电视节目里直截了当地说了一句:“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也得二十年才能追上。”这话说出口,网上吵翻天了,有人觉得太保守,有人觉得这是实话实说。张召忠这人,本来就是海军出身的军事评论员,讲的东西都基于公开数据,不是胡乱拍脑袋。他那时候的评估,主要是看中美军力的整体差距,尤其是海军和空军这些硬指标。
2015年左右,美国海军有十一艘核动力航母,每艘能带九十多架飞机,全球到处跑。中国那边呢,就辽宁舰一艘,常规动力,舰载机才二十来架,总吨位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空军也差不多,美国F-22已经批量服役,F-35开始大批量交付,我们的歼-20刚首飞,还在测试发动机,数量上没法比。
军费更别提了,美国一年快六千亿美元,八百多个基地,卫星、加油机、运输机一套体系转起来顺溜。中国军费虽然在涨,但刚从机械化往信息化转,核潜艇噪音大,核弹头数量只有美国的零头。这差距摊开,谁看都觉得不是短时间能抹平的。张召忠的点子是,别跟美国玩全面军备竞赛,得挑关键地方下功夫,比如导弹突防和生存能力。
这事儿搁在南海就更明显了。2016年,美国两艘航母直接压过来,中国就辽宁舰顶着。舰队在海面上对峙,雷达屏上信号点点,差距一目了然。张召忠的二十年论听着刺耳,但数据在那摆着,美国的经验积累和全球部署不是光靠钱堆就能追的。中国那时候的思路是,学人家不行,得走自己的路。集中资源搞前沿技术,导弹和高超音速这些领域砸钱,改革指挥体系,从七大军区砍到五大战区,反应速度快了不少。
新军种也起来了,战略支援部队、空天力量、网络空间部队,这些让部队从平面打法变成多域融合。装备研发也变聪明了,不死盯着单款明星机,而是搭组合,空军歼-20、歼-16、攻击-11各干各的,补台不抢戏。产业链拉长,科研院所和企业一起上,效率高了,节奏就跟上了。针对美国摊子铺太大,中国就把精力放家门口,区域拒止能力建起来,让对方来就得算算代价。
转眼到2015年9月3日,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这场事儿直接把张召忠的评估给扇了个耳光。不是说张召忠错得离谱,而是时间证明了中国军力进步的速度超乎想象。那天长安街上的分列式,七十多分钟,装备方队一个接一个过,84%都是首次亮相,全是国产主战装备。战略导弹方队最抢眼,东风-31A洲际导弹射程万公里,能带核弹头,精度高到吓人。东风-26中程导弹,外号关岛快递,射程四千公里,常规弹头也能威胁航母。
海上攻击方队有鹰击-12反舰导弹,速度三马赫,突防能力强。防空反导的红旗-9,远程拦截,雷达网覆盖广。空中梯队,歼-20隐身战机双座型和歼-16混编飞过,信息连通一看就知道是新思路。无人方队也亮了,翼龙无人机和攻击-11隐身无人轰炸机,宣告战场开始无人化。
陆军突击群里,99A坦克加反应装甲,三层防护,指控车和无人补给车组网推进,攻防切换顺溜。这些装备不光数量多,种类也全,核常一体,信息支撑到位。外界一看,数量和性能都超出预期,就连那些爱挑刺的媒体也得承认,中国国防建设跨步大。国内老百姓通过电视看,肉眼就能感觉到十年变化,这不就是对二十年论的最好回应吗?
阅兵一过,反应就来了。美国那边,智库报告开始调整评估,承认中国在导弹和无人领域拉近了。欧洲媒体刷屏报道,BBC说激光武器、核弹道导弹和巨型水下无人潜航器这些新家伙,让人眼前一亮。俄罗斯国际军事竞赛上,中国装备帮队伍拿金牌,也侧面证明了技术水平。话说回来,这打脸不是靠蛮力,而是实打实的投入。
2015年军费两千多亿人民币,占比GDP不高,但用在刀刃上。改革后,部队编成变立体,联合作战一体化,数据链路通畅,后勤投送跟上。装备迭代快,产业链多地开花,民营企业分担生产,成本降了,速度上去了。张召忠自己后来也说过,差距还在,但中国在关键点上补得及时,别被假象误导。这话接地气,意思是美国全球霸主地位没变,但家门口谁说了算,得掂量。
快十年过去了,到2025年,中国军力发展得更稳。海军上,航母从一艘到三艘,山东舰2019年服役,常规动力滑跃起飞,歼-15舰载机上百架。福建舰2022年下水,电磁弹射,2024年海试,吨位八万吨,媲美美军福特级。总吨位超两百万吨,驱逐舰055型下水二十多艘,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射程一千五百公里,末端十马赫,美航母得退到第二岛链。空军歼-20数量超三百架,超F-22的规模,传感器融合,200公里外锁定F-35。歼-16多用途机上千架,攻击-11无人轰炸机实战化。
核力量最补短板,巨浪-3潜射导弹射程一万两千公里,分导多弹头,精度百米级,2023年海试成功。核弹头从2015年的两百多枚,到2025年至少六百枚,SIPRI报告说扩张速度全球最快。东风-41陆基洲际导弹,机动发射,载车隐蔽。高超音速上,东风-172018年服役,滑翔体机动,拦截难。无人作战集群化,2024年边海演习,蜂群无人机投放弹药,数量上千架。
对比美国,美国军费八千多亿美元,航母十一艘,F-35超千架,全球基地八百多。但中国在区域拒止上占优,反舰导弹网让美航母不敢靠近第一岛链。核威慑可靠,反击能力强。信息化上,北斗卫星全网,数据算法本土化,联合作战平台2022年上线,延迟毫秒级。军事航天,2025年卫星超五百颗,发射频次世界第一。
网络空间部队,攻防比拼中,2024年模拟入侵,响应快。陆军规模两百万,99A坦克上千辆,反应装甲升级,信息化突击群组网打法。话说这十年,中国没复制美国模式,而是建自己的体系,让对手风险收益比不划算。安全不是臣服,而是无事生非不可能,想生事不敢动手。
张召忠退休后,还在微信公众号和直播上聊这些。2015年底开公众号,首文就谈航母历史。2016年B站直播,观众破百万,分析南海动态。2017年蜻蜓FM,讲英雄事迹。到2025年,他七十三岁,偶尔讲座,语调稳,强调区域能力。外界评估,中国周边海空威慑有效,美国全球网还在,但高超音速和无人拉差距。
二十年论听着遥远了,现在是十年见效。话说回来,这进步靠的是专注,不是瞎比。军费涨,但占比稳,投向技术前沿。产业链完整,人才储备足,民营参与多。核常一体,韧性强。未来路还长,但底盘抬高了,对手犯不着冒险。这事儿告诉我们,评估差距是起点,行动是关键。别总盯着美国影子,得走自己的道。
最后说句实话,中国军力涨,不是为打,而是为不挨打。差距还在,但关键领域追平了。美国全球摊大,中国家门口牢。核可靠,常规能打,信息通,无人顶。这体系搭好,韧性足。未来十年,继续稳扎稳打,对手算账时,得三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