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学生配三名老师,大湾区大学要建成“精理强工”的新型大学

0
分享至

80个来自广东各地的学生,赢麻了!



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一所刚成立的大学凭 “3 个老师管 1 个学生” 的配置火了 —— 这就是今年 6 月正式亮相的大湾区大学(简称 “湾大”)。

作为聚焦 “精理强工” 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它首届仅招 80 人,却配备近 300 名教研人员,物理类最低投档线 622 分,和华南理工持平。



从 “小而精” 的师生比,到对接大湾区产业的学科布局,再到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所大学正在做的,不只是培养学生,更是给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打样。



一、3:1 师生比有多 “奢侈”?每个学生都能被 “精准关注”

在传统大学,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是常态,学生想找老师答疑得提前预约,毕业论文指导更是 “僧多粥少”。

但湾大完全不一样,首届 80 名学生,背后站着近 300 名教研人员,平均 3 个老师服务 1 个学生,这种配置在国内高校里堪称 “顶配”。

这种 “奢侈” 的师生比,带来的是实打实的 “个性化培养”。

比如每个学生刚入学就有专属学业导师,从选课、职业规划到科研方向,都能得到一对一指导;课堂上不用怕 “跟不上” 或 “吃不饱”,老师能根据每个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节奏,甚至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开 “小灶”,比如提前接触研究生阶段的课题。

有学生调侃:“在这里偷懒都难,老师比自己还清楚学习进度。”



更关键的是,这种配置打破了 “学生被动听课” 的模式。

湾大的老师大多是科研一线的专家,有的刚解决了行业难题,有的正在攻关 “卡脖子” 技术,学生能随时跟着老师进实验室、参与项目,甚至和老师一起写论文、跑企业。

这种 “沉浸式” 学习,比坐在教室里听理论课,更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怪首届招生,即便宣传时间只有两周,分数线还是飙到了和华南理工持平 —— 家长和学生都明白,这种 “被精准关注” 的机会,在传统大学里很难得。



二、“精理强工” 不只是口号,跟着产业和实验室 “设专业”

湾大从一开始就明确 “精理强工” 的定位,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紧紧盯着大湾区的 “家底”—— 松山湖科学城有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周边聚集着华为、大疆等科技企业,专业设置直接 “贴紧” 这些资源。

比如隔壁是材料实验室,就优先建物质科学学院,主攻材料科学与工程;靠近华为等企业,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就聚焦 6G 通信技术;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发达,工学院就把机器人作为核心方向。

这种 “大学围着产业转、专业跟着需求走” 的思路,让学生从入学起就和行业 “无缝衔接”—— 学材料的能随时去实验室做测试,学机器人的能去企业看生产线,学 6G 的能参与校企联合攻关项目。



而且湾大特别看重 “理科打底”,哪怕是工科专业,也要求学生把数学、物理基础打牢。

校长田刚说:“没有扎实的理科基础,工科发展就是‘空中楼阁’。” 比如学计算机的学生,不仅要会写代码,还要懂算法背后的数学逻辑;学工业工程的,得搞懂物理中的力学原理。

这种 “理实结合” 的培养,避免了学生变成 “只会操作、不懂原理” 的技术工人,而是能成长为 “既懂技术、又能创新” 的复合型人才。



三、不逼学生 “卷论文”,这里的培养模式很 “灵活”

在很多大学,学生一入学就被定死专业,想转专业难如登天;为了评奖学金,还得硬着头皮 “卷论文”“卷竞赛”。

但湾大在人才培养上,走了一条 “反内卷” 的路,核心就是 “尊重学生的选择”。

首先是 “先通识后专业”,大一所有学生都上基础课,数学、物理、计算机这些 “硬课” 全开放,等到大二,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选专业,而且是 “学生和院系双向选择”,不用担心 “选错专业毁四年”。

比如有的学生大一学物理时发现自己更爱计算机,就能顺利转到计算机专业,不用从头再来。



其次是 “不给学生设限”,每个专业的学分不超过 150 分,还留了不少任选课名额,学生可以多学一个领域的知识,比如学数学的能辅修人工智能,学材料的能选修工业工程,毕业时既能拿本专业学位,又有跨学科技能,找工作或考研都更有优势。

对于特别拔尖的学生,还有数学、人工智能实验班,采取 “弹性选拔”—— 想进就能申请,跟不上也能随时退出,不用背负 “被淘汰” 的压力。



在科研方面,湾大也不搞 “一刀切”,实验室对所有学生开放,但不强制本科生搞科研。

校长田刚觉得:“本科阶段先把基础打牢,比硬凑论文更重要。”

学生什么时候想参与科研、想做什么课题,都能自己决定,老师会根据学生的进度提供指导,避免学生为了 “履历好看” 而盲目跟风做科研。



四、老师不用 “卷论文”,这里的评价体系很 “务实”

高校老师的 “痛点”,莫过于被论文、课题 “绑架”,为了评职称,不得不把精力放在 “写论文” 上,反而没时间搞教学、做应用研究。湾大在师资建设上,就瞄准了这个问题,搞了一套很 “务实” 的评价体系。

首先是 “预聘 — 长聘制”,但分了 “教研序列” 和 “产业序列”:教研序列的老师,评价标准是 “国际同行认可”,不看论文数量,而是看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产业序列的老师,干脆不考核论文,重点看 “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比如有没有帮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有没有转化出专利、有没有带动产业升级。

这种 “因材施教” 的评价方式,让擅长搞学术的老师能沉下心做研究,擅长搞应用的老师能放开手对接产业,不用再挤 “论文独木桥”。

而且湾大的老师团队很年轻,大多是刚从国内外顶尖高校毕业的青年学者,还有不少行业专家,比如机器人领域的国际权威、解决过百年数学难题的数学家。

学校给这些老师的支持很 “实在”:想组建团队,给经费;想做研究,给资源;想和企业合作,学校出面牵线。

这种 “从 0 到 1” 的创业式支持,让很多老师愿意放弃传统名校的 “铁饭碗”,来湾大 “闯一闯”。



五、作为 “试验田”,它要给中国高教探条新路

湾大从筹建开始,就被定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 “试验田”。它身上的 “新”,不只是师生比、培养模式,更在于它试图打破传统高校的 “条条框框”,探索一条 “适合创新人才成长” 的路。

比如在管理上,湾大尽量减少行政干预,给老师和学生充分的自由度 —— 老师想开设跨学科课程,不用层层审批;学生想组建兴趣小组搞发明,学校会提供场地和设备。

这种 “轻量化管理”,避免了传统高校 “行政化过重” 的问题,让老师能专心搞教学科研,学生能专心搞学习创新。

同时,湾大也在平衡 “传统与创新”,比如它重视基础科学,传承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的理念;但又不局限于传统理科,而是把理科和产业需求结合,让学生的知识能 “用得上”。

这种平衡,避免了新型大学变成 “空中楼阁”,也为传统高校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当然,湾大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如何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如何持续吸引顶尖人才、如何在遵守教育规律的同时保持创新活力。

但正如校长田刚说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就是要敢于试错,为中国高教探索出一条新路。”

从首届招生的火爆来看,这条 “新路” 已经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湾大的出现,打破了人们对 “好大学” 的固有认知 —— 不是规模大、排名高才叫厉害,“小而精”“重实用”“敢创新” 也能成为特色。

3:1 的师生比,让每个学生都能被关注;“精理强工” 的定位,让学生的学习能对接未来;灵活的培养模式,让学生能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对学生来说,选择这样的大学,意味着能避开 “千校一面” 的培养,成长为 “有个性、有能力、有想法” 的人;对中国高教来说,湾大的探索,或许能带动更多高校思考 “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

毕竟,教育的本质不是 “批量生产人才”,而是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潜力”。

未来,随着湾大的发展,或许会有更多 “小而精” 的新型大学出现,它们和传统高校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更多元、更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这,正是湾大作为 “试验田” 的价值所在。

接下来

一起看看校园环境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红婵入读暨南大学,又高又壮长得和妈妈一样,网友担心影响跳水

全红婵入读暨南大学,又高又壮长得和妈妈一样,网友担心影响跳水

娱圈小愚
2025-09-16 08:53:04
朱雨玲不忍了,公开回应欠款千万传闻,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朱雨玲不忍了,公开回应欠款千万传闻,令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小兰聊历史
2025-09-15 18:13:57
被人民日报捧上“神坛”的于东来,因力挺西贝,才3天就跌下神坛

被人民日报捧上“神坛”的于东来,因力挺西贝,才3天就跌下神坛

花心电影
2025-09-16 08:28:12
离谱!32岁莫拉塔中场回传变吊射,险进史诗级乌龙,逆天空门不进

离谱!32岁莫拉塔中场回传变吊射,险进史诗级乌龙,逆天空门不进

念洲
2025-09-16 08:26:04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新中国第一代高级干部名单大全,收藏!

霹雳炮
2025-09-13 22:02:41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劝阻工友回家奔丧、逼肺癌同事加班:这哪是劳模,是活阎王

常识传播局
2025-09-15 10:33:44
“西贝鳕鱼条”冲上热搜!罗永浩5问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西贝鳕鱼条”冲上热搜!罗永浩5问西贝道歉信:顾客虐你什么了?

上观新闻
2025-09-15 17:56:06
中国海警:菲公务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船

中国海警:菲公务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警告,故意冲撞中方正常执法的海警船

新京报
2025-09-16 11:36:02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罗永浩声明:决定和西贝和解!但是他结尾说的一句话,让网友后怕

晴晴的娱乐日记
2025-09-15 22:22:29
又一起吃甲钴胺猝死!医生反复忠告:秋季吃的人,注意这几点

又一起吃甲钴胺猝死!医生反复忠告:秋季吃的人,注意这几点

周哥一影视
2025-09-15 14:39:40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印度刚说再买114架“阵风”,巴基斯坦总统猛竖大拇指晒合影!

新民周刊
2025-09-16 09:06:47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前留下遗书请目击者“别害怕”,心理咨询师:她很善良,遗憾没能及时发现求救信号

25岁女子在公园自缢前留下遗书请目击者“别害怕”,心理咨询师:她很善良,遗憾没能及时发现求救信号

极目新闻
2025-09-16 13:06:55
中方深夜通报全世界,中美马德里谈判传出重磅消息!

中方深夜通报全世界,中美马德里谈判传出重磅消息!

头条爆料007
2025-09-16 05:48:24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曝重庆理工留学黑人与女生住一栋楼,男女混住惹争议,女学生发声

180视角
2025-09-16 13:44:15
杭州女子误踩“化骨水”去世,警方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记者调查多家网购平台有售

杭州女子误踩“化骨水”去世,警方初步判断非恶意投放,记者调查多家网购平台有售

大风新闻
2025-09-16 13:08:06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收到800多万点赞!

妈妈亲手缝的“NIKE”书包火了,收到800多万点赞!

大象新闻
2025-09-16 08:43:12
贾国龙蠢到家了

贾国龙蠢到家了

梳子姐
2025-09-15 15:54:22
特朗普起诉《纽约时报》,要求赔偿150亿美元

特朗普起诉《纽约时报》,要求赔偿150亿美元

新京报
2025-09-16 12:32:03
武汉协和医院余立凯医生去世,仅57岁,5天前还好好的,履历优秀

武汉协和医院余立凯医生去世,仅57岁,5天前还好好的,履历优秀

180视角
2025-09-16 12:07:47
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第二个5万亿城市,要来了

国民经略
2025-09-16 11:39:56
2025-09-16 14:36:49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incentive-icons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高中选科组合 高考填报志愿 升学规划指导 欢迎交流学习
1237文章数 328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女生选专业迷茫?这份专业选择要点,务必收藏!

头条要闻

欧盟交易员绝望:现在中国能卖10公斤锗都谢天谢地了

头条要闻

欧盟交易员绝望:现在中国能卖10公斤锗都谢天谢地了

体育要闻

乌姆蒂蒂,为世界杯冠军赔上职业生涯

娱乐要闻

宋祖英事业巅峰隐退?李谷一道破原因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理想i6定档9月26日发布,定位纯电五座SUV

汽车要闻

优质智能体验/1.5T增程 别克至境L7正式亮相

态度原创

数码
游戏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数码要闻

AMD宣布终止AMDVLK驱动!转向全力支持RADV

《刺客信条影》DLC成就公布:无需二周目 没难度限制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