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邯郸广平县一高中的家长群彻底炸开了锅。一笔高达 2790 元的教辅费通知,让家长们既困惑又愤怒。更让大家无法接受的是,面对质疑,班主任竟在群里发出 "禁言令",警告家长不要在网络平台发表 "不当言论",否则可能影响孩子未来升学、考研甚至考公考编。这起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当地教育局已紧急介入调查。
家长的双重焦虑:天价教辅费 + 明细 "糊涂账"
"开学刚交了学费,突然又要交 2790 元教辅费,问老师具体包含哪些资料,只说 ' 都是必要的 ',连张清单都没有。" 一位家长的吐槽道出了众多家长的心声。在家长们看来,这笔费用不仅数额惊人,更像是一笔 "糊涂账"。
翻开国家《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教辅材料价格必须公开透明,出版单位要在官网显著位置公示开本、印张数、单价等详细信息。而龙岩市永定区的公开数据显示,即便是高三学生,教辅材料费最高也仅为 425.5 元 / 学期。对比之下,广平县这所高中的 2790 元教辅费,足足高出数倍之多,难免让家长们心生疑虑。
更让家长们不满的是,当大家在群里要求公开明细时,得到的回复却是班主任的警告:"有疑问请私下电话沟通,不要在群内或网络平台发表不当言论,以免影响孩子以后上学、考研、考公考编等前途。" 这番话犹如火上浇油,瞬间激化了家校矛盾。
"禁言令" 引争议:家校沟通的信任危机
班主任的 "禁言令" 为何引发众怒?在教育专家看来,这番言论至少存在三重问题:一是涉嫌侵犯家长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用孩子前途施压涉嫌威胁,三是暴露了学校在收费透明度上的心虚。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学校收费必须执行 "三公开" 制度:公开推荐目录、公开选用过程、公开收费情况,且公示时间不少于 7 个工作日。显然,该校在教辅费收取前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事后又试图压制质疑声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收费的基本原则。
有网友尖锐指出:"如果收费合理合规,为何怕家长讨论?用孩子前途堵家长的嘴,这种沟通方式本身就站不住脚。" 的确,家校之间最需要的是坦诚与信任,而不是用 "禁言令" 制造对立。
教育局通报来了:未实际收费,教师沟通失当
事件发酵后,广平县教育体育局迅速介入。9 月 15 日傍晚,该局发布通报称,经核实,广平县第一中学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征订均按照自愿原则进行,目前尚未实际收取相关费用。
通报特别指出,2790 元为预估总额,包含教材、教辅及可能选用的拓展资料。针对家长反映的问题,教育局已责成学校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除教材费外,其他教辅费用均不统一收取。对于个别教师在沟通中 "用词不当" 的问题,将由学校深入调查后严肃处理。
这份通报虽然回应了部分疑问,但家长们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为何预估费用会高达近 2800 元?所谓的 "拓展资料" 是否属于自愿选购范围?如何保证后续收费公开透明?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解答。
教辅费该怎么收?政策早有明确规定
其实,国家对中小学教辅费收取早有明确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强调 "自愿订购" 和 "一科一辅" 原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强制征订。学校只能在教育局编制的征订目录内为学生提供代购服务,且不得从中牟利。
在收费透明度方面,"三公开、两承诺、一监督" 制度要求学校必须公示教辅材料的名称、出版社、价格等详细信息,学期末还要及时结算并张榜公布,多退少补。这些规定的核心,就是保障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此次邯郸广平教辅费风波,再次暴露了部分学校在收费管理和家校沟通上的短板。教育收费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经济负担,更直接影响教育公平和社会信任。
结语:透明是最好的 "退烧药"
截至发稿时,广平县第一中学尚未公布具体的教辅费明细清单。家长们表示,他们并非不愿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只是希望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
这场教辅费争议提醒所有学校:教育收费必须守住透明公开的底线,家校沟通更应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其用 "禁言令" 压制质疑,不如主动公开明细、坦诚回应关切。毕竟,阳光才是最好的 "防腐剂",透明才是化解矛盾的 "退烧药"。
我们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期待当地教育部门能拿出切实举措,让教育收费回归规范与透明,真正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