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培育壮大民族地区富民增收产业,让民族团结之花竞相绽放。
初秋时节,稻浪翻滚,瓜果飘香。师宗县高良壮族苗族瑶族乡1000余亩百香果进入丰收季,百香果园里,壮硕的藤蔓上挂满了圆润饱满、光滑油亮的果实,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丰收的“甜蜜”如约而至。
师宗县高良乡新安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色泽鲜亮的百香果。
在新安村百香果种植基地,新安村瑶族村民温普金与同村几名工人正在采摘百香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提及务工收入,温普金侃侃而谈:“我在这里做工一年多了,一天的工钱120块,一年下来有3万多块,心里很满足。”新安村百香果基地种植面积600亩,像温普金一样常年在基地从事修枝、施肥、采摘等工作的务工人员40余人,工人主要来自新安村。
“新安村是瑶族村,我们的工人大部分是新安村人,温普金大姐带领大家团结一心,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师宗某种植农场负责人向飞说。
据了解,2024年高良乡抢抓沪滇协作政策机遇,争取资金80万元,实施高良乡黄金百香果产业发展建设项目,带动农户182户812人就近务工。
2025年,产业效能持续放大,争取沪滇资金460万元,规划建设600亩百香果种植配套项目,涵盖分拣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惠及脱贫户99户431人,实现人均月务工收入3000元。
如今,高良百香果产业已深度融入全乡3.75万亩热区水果产业集群。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多元联结方式,累计带动2000余名群众增收,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产业之一。
师宗县高良乡新安村百香果种植基地里,村民金正在采摘百香果。
产业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高良乡百香果产业只是师宗县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师宗县聚焦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这一核心任务,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辅的热区水果产业联合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户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路。(袁燕坤、陈忠荣、窦盛根 文/图)
来源:师宗县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