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歼-36,能不能搭载激光武器?
一直以来,战斗机上安装激光武器,听起来非常的酷炫科幻。
然而,想要将其实现,却困难重重。
最大的挑战,就是这玩意非常的耗电。
高能激光武器需要瞬间输出兆瓦级的功率,也就是1000瓦,而目前战斗机的发动机发电机,顶多提供几百千瓦。
目前全世界公开的数据显示,美国的F35的发电量是最大的,达到了400千瓦。
即便如此,这也仅够维持基本航电、雷达和武器系统的运转。
如果强行搭载激光武器,连续射击几秒钟就会导致电力枯竭,甚至影响飞行控制系统。
以至于,美国空军在2024年,放弃了在战斗机上装激光的项目。
因为测试结果显示,由于功率不足,射程只有几百米,无法应对高速导弹威胁。
此外,激光武器产生的热量需要高效散热,否则会损坏机体或激光器本身,这进一步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重量。
而且,如果依靠电池组来提供额外能量,电池组又重又大,会严重影响战斗机的机动性。
但对于中国六代机歼-36来说,情况可能有所不同。
此前,俄媒和美媒曾报道过,歼-36可能装备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能在3-5公里距离内烧毁导弹或威胁卫星,这得益于其先进的航电系统和动力架构。
虽然官方并没有透露,歼-36三台发动机的总电力是多少,但比单发战机和双发战机的发电量要高出了好几倍,应该问题不大的。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理论上为搭载激光武器,提供了坚实的电力基础。
再者,激光武器在实战中的使用模式并非连续射击,而是采用脉冲式发射。
一次射击是一个几秒钟的脉冲,所以发电量适当提高下就行。
比如,在确保战斗机自身用电量的前提下,增加300千瓦的发电功率,给蓄能装置蓄能就可以了。
保证在短时间内,能发出10次激光脉冲,攻击10枚来袭导弹就够了。
此外,歼-36的AI集成系统还能优化能量分配,确保激光仅在必要时激活,进一步缓解电力压力。
从技术发展现状来看,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进展迅猛。
美媒和港媒报道过,中国在地面和舰载激光上进展快,比如反无人机激光炮,但机载版还处在实验室阶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突破,机载激光武器的实现并非遥不可及。
特别是,中航工业对外宣布要在2025年底在运输机上测试一款红鹰的激光武器。
预计到2030年,该机载激光武器将从实验转向实战部署。
而如果要在歼-36上搭载激光武器,吊舱式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即挂在机翼下进行测试,而非内置到机身里。
这是因为内置方式,会影响战机的隐身涂层和气动设计,从而降低隐身性能和飞行性能。
那有人担心,吊舱式的激光武器一旦开机,不是很容易会被敌机的红外传感器感知探测到吗?
这种担心,在实战中可能并不致命。
因为歼-36本身装备超大的雷达和超远射程的空空导弹,在正常情况下,敌人还没来得及锁定歼-36,就可能已经被打成火球了。
中国人最擅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咱们拭目以待就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