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美国空军宣布接收第500架F-35A的情况下,近日美国“Military Watch”网站声称观察到第300架歼-20服役。预示着经过近10年的高速量产后,中航工业量产的第一款五代机,步入生产尾声,即将由更先进的型号取而代之。
这话其实不假,看看今年 "九・三" 阅兵就知道,单座的歼 - 20A 已经亮过相,而全球首款双座五代机歼 - 20S 也已经成建制列装部队,初代歼 - 20 确实到了该让贤的时候。现在这第 300 架歼 - 20,很可能就是初代型号最后的成就了。
其实这事儿一点都不奇怪,武器装备更新换代本来就是常有的事。就像手机用几年就得换新款,战斗机也一样,技术在进步,对手在发展,不升级肯定不行。初代歼 - 20 从 2011 年首飞,2018 年正式列装部队,到现在快 10 年了,这期间中国航空工业进步飞快,有了更先进的技术,自然要用到新飞机上。美国那边 F-22 都打算开始退役了,更别说我们还要面对周围越来越多的 F-35,不拿出点真本事可不行。
要说这新登场的歼 - 20A,那可真是鸟枪换炮。最显眼的就是它那身 "黑皮",用了和歼 - 35 同款的新一代隐身涂层,隐身性能比以前好得多。更厉害的是它的 "千里眼"—— 雷达探测距离一下子提升了三倍,这背后全靠咱们自己攻克的碳化硅材料技术。以前这种高端材料被美日欧垄断,现在山东大学的团队搞定了 12 英寸碳化硅单晶片制造技术,让雷达能在更高功率下工作,探测范围自然就大了。现在歼 - 20A 的雷达探测半径接近 520 公里,比很多预警机看得都远,真正实现了 "先敌发现,先敌制胜"。座舱后面加高的设计不仅减少了飞行阻力,还能装更多电子设备,让它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也能得心应手。
而双座的歼 - 20S 更是个狠角色,堪称全球五代机里的独一份。别小看多出来的这一个座位,这可不是简单加个人搭伙干活,而是彻底改变了空战模式。后座的飞行员就像个空中指挥官,能专门负责指挥一群无人机作战,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军事专家都说,这就像足球比赛里的中场核心,既能自己进球,又能指挥队友进攻,真正实现了 "1+1 大于 2" 的效果。现在空战早就不是单打独斗了,而是体系对抗,有了歼 - 20S 这个空中指挥中枢,配合 "忠诚僚机" 无人机,战斗力能翻好几番。美媒都承认,这款战机实际上已经达到了 5.5 代的技术标准,比美俄现役隐形机领先半代。
有人可能会担心,初代歼 - 20 停产会不会影响战斗力?其实完全没必要。技术更新换代从来都是越换越强,歼 - 20A 和歼 - 20S 在隐身性能、雷达探测、信息处理、协同作战等方面都比初代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歼 - 20A 换了国产涡扇 - 10C 发动机,解决了 "心脏病" 问题,而未来换装涡扇 - 15 后,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将补齐,到时候性能就能全面超越不少对手。
反观美国那边,F-35 虽然数量多,但麻烦也不少。2025 年的采购量从 44 架砍到 24 架,国会还要求 20 架暂时不能交付,得先解决一堆技术问题。13 名退休美国上将急得联名上书,要求增加采购量,可问题没解决,光加数量有什么用?这说明他们的五代机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而我们正好抓住机会实现了弯道超车。
所以说,初代歼 - 20 停产不是坏事,反而是件大好事。这说明中国航空工业已经从 "有没有" 走到了 "好不好" 的阶段,能够根据实战需求不断推出更先进的装备。现在周边局势复杂,美国把更多 F-35 部署到亚太,日本、韩国也在加紧列装五代机,在这个节骨眼上,歼 - 20A 和歼 - 20S 的及时登场,无疑给中国空军注入了强心剂。
说到底,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永远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初代歼 - 20 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就该让更年轻的型号挑大梁了。这不是结束,而是中国空军向更高水平迈进的新开始。随着这些先进战机的批量列装,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任何想在亚太搞事的势力都得掂量掂量,咱们手里的家伙什已经今非昔比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