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施、免费饮用水、药品、雨具……贵阳物业集团金丰物业服务站点里细致入微的配置,精准戳中新就业群体的日常痛点,赢得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的广泛好评。随着人们越来越依赖平台消费,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新就业群体,我们应把关心关爱落实到一项项具体的服务上,让安全感真正抵达每一个奔波的身影,让每一位劳动者都安心逐梦。
如今,灵活就业已成为我国2亿多人的选择。无论是出行、娱乐、购物还是学习,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绕过新就业群体。在享受这份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许多新就业群体人员面对着物质压力、精神压力、身体压力、发展压力等多重困境,需要社会各界以更加有力的行动予以回应。从国家出台《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到多地推进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释放出浓浓的关怀信号。但想让这份暖意层层落地、直抵人心,还需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支撑。
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应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客观而言,物业熟悉小区情况、商户了解周边环境、志愿者能填补服务缝隙,这些“隐形力量”是基层治理中最具活力的“毛细血管”。从日常的饮水、充电等生活服务,到职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工作支持,再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等权益维护,多方协同发力,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营造全社会尊重新就业群体的氛围。
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还应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新就业群体人员分散、流动性强、覆盖面广,这就决定了服务供给需要紧跟其工作动线进行调整。例如,观察到骑手常在小区门口等待取餐,便把服务站点设在门岗附近;考虑到充电是高频需求,便配备充电设施。通过沉下去调研,摸清他们的急难愁盼,再布局建设位置适宜、功能适配的休息驿站,才能让服务真正暖到心坎上。
把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隔着的不是距离,而是用心与否。我们充分重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用细节织密服务网络,用制度筑牢保障堤坝,切实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与生活幸福感,定能让他们与城市双向奔赴,共同书写更有温度的发展答卷。
张叶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