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南明警方成功抓获一名履犯“手机口”犯罪分子。
几天前,袁某获知,可以利用“手机口”业务赚取外快,于是,便通过社交平台与上家即诈骗分子取得联系。根据上家指令, 袁某使用两部手机搭建通讯“中转站”:一部手机与诈骗分子保持语音通话,另一部则根据提供的号码列表拨打潜在受害人电话。两部手机通过免提功能实现通话中转,成功规避了反诈监测系统的追踪。
“这种作案方式相当于给诈骗电话穿上‘隐身衣’。”办案民警表示。在接下来的短短一周内,袁某作为通讯中转的“物理节点”,拨打电话逾千次,通过这种假设简易GOIP为境外分子拨打诈骗电话的方式,直接导致辖区居民尹女士陷入“抖音客服”骗局,经济损失共计 26万余元 人民币。而提供通话中转服务的“中间人”袁某,则从诈骗分子处收取一定“服务费”。
接到报警后,南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涉网犯罪侦防分中心迅速顺线研判,在市局侦查中心的指导下,于当晚出发,奔赴遵义,对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并在第一时间确定袁某的住所后,成功将其抓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袁某对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什么是“手机口”诈骗?
“简单来说,‘手机口’就是两部手机同时都打开免提,让诈骗分子与被害人实现直接对话,同时又隐藏了主叫方真实号码归属地。”南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涉网侦防分中心主任岳涛详解了这一新型犯罪手段的“技术原理”。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诈骗分子通常将“手机口”业务包装成“高薪”兼职,“高回报一小时300元”、“轻松兼职无需经验”……这些诈骗分子招揽“工具人”的常见话术瞄准了急需用钱而头脑一热的年轻人。一旦你参与其中,虽然全程没有说一句话,但诈骗全过程你都是明知的,这其实就是知法犯法,你作为“沟通的桥梁”参与了诈骗,沦为诈骗分子的“工具人”。
南明公安提醒
1.警惕“借手机”陷阱!任何要求出借手机、手机卡、或让你协助拨打陌生电话的“兼职”、“帮忙”,一律拒绝!真正兼职绝不需要你提供通讯工具。
2.守护个人信息!妥善保管个人手机、手机卡、支付账号、绝不租、借、卖给他人。
3.及时举报!若遇到可疑“兼职”邀约,或发现身边有人参与“手机口”诈骗,请立即举报!
签 发:杨 文
审 核:任 珂 付春华
编 辑:李思雨
来 源:南明分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