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CAR疗法-全球研究与发展格局(2025)免费领取!
摘要:治疗性抗体已成为现代医学的核心力量,但其研发过程复杂且数据分散,给科研和产业带来巨大挑战。YAbS 数据库作为全球领先的治疗性抗体资源平台,整合了 2000 年以来超过2900种商业化研发的候选抗体信息,涵盖从早期临床到获批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数据。本文系统介绍了YAbS的建立背景、数据结构、搜索功能及实际应用案例,揭示其如何为研究者、医生和企业提供临床开发趋势、成功率分析和分子设计灵感。通过解读数据库中的关键数据,我们能清晰看到治疗性抗体从传统单抗向双特异性抗体、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复杂格式的演变,以及中美企业在研发中的主导地位。无论你是医药从业者还是科研人员,YAbS 都将成为探索抗体治疗学的“必备工具”。一、引言:为什么我们需要 YAbS 数据库?
在过去 40 年里,治疗性抗体从实验室概念逐步成为癌症、自身免疫病等重大疾病的 “克星”。从 1986 年首个单抗药物获批,到如今全球已有超过 100 种抗体疗法上市,这类药物凭借精准靶向和低毒副作用的优势,成为生物制药领域的 “顶流”。
然而,随着研发加速,一个关键问题日益凸显:如何高效追踪全球数千种候选抗体的进展?不同企业的临床阶段、分子格式、靶点抗原等数据分散在公司官网、临床试验登记处和学术文献中,研究者往往需要花费数月整理信息。更重要的是,临床成功率、开发周期等核心指标的缺失,让资源投入决策充满盲目性。
为解决这一痛点,国际非营利组织“抗体学会(The Antibody Society)”历时 13 年打造了YAbS 数据库( https://db.antibodysociety.org )。它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化抗体疗法数据库,更首次实现了从分子设计到监管审批的 “全链条数据整合”。截至 2025 年 1 月,YAbS 已收录 2900 余种 2000 年以后进入临床的候选抗体,其中 450 余种获批、处于监管审查或晚期临床阶段的数据向公众免费开放,成为医药研发的“导航系统”。
二、YAbS 数据库:从数据收录到结构设计2.1 哪些抗体能进入 YAbS?
YAbS 的 “准入门槛” 十分严格。它只收录新型治疗性重组蛋白—— 必须包含至少一个来自抗体基因的抗原结合位点,由企业研发或授权,且首次临床时间在 2000 年 1 月 1 日之后。不过,对于 1980-1990 年代进入临床但最终获批的 “元老级” 抗体(如 1998 年获批的赫赛汀),数据库也破例收录。
与此同时,6 类分子被明确排除:
生物类似药(并非创新分子);
仅用于诊断的抗体;
天然来源的多克隆抗体;
不含抗体结合位点的相关分子(如 Fc 融合蛋白、DNA 编码抗体);
非企业主导的临床研究抗体;
2000 年前进入临床且未获批的抗体。
这种严格筛选确保了数据的创新性和商业相关性,让研究者能聚焦真正有潜力的新药候选者。
2.2 数据从哪里来?如何保证时效性?
YAbS 的数据团队每天从 10 余种公开渠道收集信息:
企业官网、新闻稿和财报;
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如 ClinicalTrials.gov);
监管机构公告(FDA、EMA 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非专利药名(INN)清单;
开源数据库(如 TheraSAbDab、IMGT/mAb-DB)及学术文献。
为跟上研发节奏,数据库每 2 个月更新一次,确保临床阶段变化、靶点更新、企业合作动态等信息及时反映。例如,某抗体从 II 期推进到 III 期的消息,最快可在 1 个月内录入系统。
2.3 数据如何分类?看懂 “分子身份证”
YAbS 为每种抗体建立了详细的 “分子档案”,核心分类包括:
分子格式:分为全长抗体、抗体片段(如 Fab、scFv)、片段 - Fc 融合体等,还标注是否为裸抗体、偶联物(如 ADC)或融合蛋白(图 1);
特异性:单特异性、双特异性(靶向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不同表位)或多特异性;
作用机制:如阻断剂、激动剂、细胞介导的效应功能等;
临床状态:从临床前、I 期到获批,甚至包含 “终止开发”“撤回” 等状态;
治疗领域:按癌症、免疫介导疾病、心血管病等细分。
这种标准化分类让不同抗体的横向对比成为可能。例如,研究者可一键筛选 “靶向 BCMA 的双特异性抗体且处于 III 期临床” 的所有候选药。
三、手把手教你用 YAbS:从搜索到分析3.1 4 种搜索方式,满足不同需求
YAbS 的界面设计兼顾了新手和专家(图 1):
快速搜索:按靶点、治疗领域或企业名称查询(如输入 “HER2” 可找到所有相关抗体);
高级搜索:支持多条件组合,如 “分子类别 = ADC + 治疗领域 = 乳腺癌 + 阶段 = III 期”(图 1b);
日期筛选:独特的时间轴功能,可按 “首次人体试验启动时间”“BLA 提交日期” 等筛选,轻松追踪研发时间线;
自由文本搜索:在任何字段中查找关键词(如 “中国企业”“FDA 突破性疗法”)。
3.2 搜索结果怎么看?图表 + 表格一目了然
点击搜索后,结果页会自动生成 4 种饼图(图 2):
总体状态分布(如获批、临床中、终止);
分子类别占比(如 ADC、双特异性抗体);
治疗领域分布;
靶点分布。
下方表格则展示具体抗体信息,支持自定义列(如显示 “企业所在地”“Fc 亚型”)、排序和导出。点击每条记录的 “YAbS ID”,可进入该抗体的专属页面,查看关键时间节点(如 I 期启动日、获批日)、企业合作信息甚至终止开发的原因(图 2)。
3.3 案例:3 步找到 “HER2 靶向 ADC” 的研发趋势
在高级搜索中选择 “分子类别 = ADC”“靶点 = HER2”;
时间筛选设为 “2010-2023 年首次人体试验”;
查看结果中的趋势图:可见 2018 年后 HER2-ADC 的研发数量显著上升,且多为双特异性 ADC(图 4c)。
四、YAbS 揭示的 3 大行业真相4.1 临床阶段全景:过半抗体仍在 “闯关”
对 2709 种进入临床的抗体分析显示(图 3a):
55% 处于活跃临床阶段(1505 种),其中近 3/4 停留在 I 期或 I/II 期(图 3b);
66% 用于癌症治疗,远超其他领域(图 3c);
研发主力来自中国和美国企业,占比超 60%(图 3d)。
这意味着早期研发失败率仍较高,且癌症仍是抗体疗法的 “主战场”。
4.2 13 年趋势:双特异性抗体和 ADC 成 “新宠”
2010-2023 年的首次人体试验(FIH)数据显示(图 4):
年度 FIH 数量从 2010 年的不足 50 种增至 2023 年的 300 余种,2016、2019 年出现短暂下滑(可能与企业预算调整有关);
双特异性抗体和 ADC 的占比从 2010 年的不足 10% 升至 2023 年的 35%,取代传统裸单抗成为研发热点(图 4b);
HER2 靶向抗体的 “家族” 不断扩大,从早期的裸单抗发展到 ADC、双特异性 ADC 等(图 4c)。
4.3 研发周期:癌症抗体比非癌症抗体快 1 年
对 103 种 FDA 获批抗体的分析发现(图 5):
癌症抗体的总研发周期(从 IND 到获批)平均为 8 年,非癌症抗体则需 9 年;
差异主要来自晚期临床和监管审查阶段 —— 癌症药更易获得 FDA 的 “突破性疗法” 等加速资格;
非癌症抗体中,免疫介导疾病的研发周期最长(近 10 年),心血管疾病最短(不足 7 年)(图 5d);
癌症抗体中,裸单抗的研发周期(9 年)比 ADC(7.5 年)和双特异性抗体(7 年)更长(图 5f)。
五、YAbS 的价值与局限5.1 为什么它不可替代?
相比其他数据库(如 DrugBank、IMGT/mAb-KG),YAbS 的优势在于:
商业视角:专注企业主导的研发,更贴近产业实际;
动态更新:双月更新确保数据时效性;
全链条数据:从分子设计到监管审批的完整记录,支持成功率计算;
开放共享:晚期临床和获批数据免费开放,降低中小企业和学术界的使用门槛。
5.2 这些 “短板” 需要注意
早期数据不全:企业常隐瞒临床前或 I 期抗体的细节(如靶点、偶联物);
地域偏差:欧美企业数据更透明,部分地区企业信息较少;
不包含非企业项目:学术机构或非营利组织的研发未被收录。
六、结语:YAbS 如何改变医药研发?
YAbS 不仅是一个数据库,更是治疗性抗体研发的 “晴雨表” 和 “决策助手”。它让研究者能快速定位竞争格局(如“我的靶点已有多少竞品进入 III 期”),帮助企业优化资源分配(如“ADC 在某领域的成功率更高”),为监管机构提供行业趋势参考。
随着双特异性抗体、ADC 等复杂分子的崛起,以及 AI 设计抗体的普及,YAbS 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未来,它可能纳入真实世界数据、生产工艺信息等,成为连接实验室到病床的 “超级平台”。
对于医药从业者而言,学会用 YAbS,就等于掌握了研发效率的密码 —— 毕竟,在瞬息万变的抗体领域,谁先看透数据,谁就能抢占先机。
识别微信二维码,添加生物制品圈小编,符合条件者即可加入
生物制品微信群!
请注明:姓名+研究方向!
本公众号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cbplib@163.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不本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