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窗口期仅剩两周时,一所刚获批的新型高校横空出世,不仅在竞争激烈的广东招生中脱颖而出,物理类最低投档线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基本持平,吸引了全省众多尖子生报考。这所“黑马”高校,就是首次招生便引发关注的大湾区大学。该校今年仅在广东招收80人,却汇聚了近300名教研人员,首届学生能享受3:1的超高师生比,这样的配置在国内高校中并不常见,也让这所刚诞生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一亮相就自带“高起点”光环。
大湾区大学的位置相当优越,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城,这里聚集了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国散裂中子源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还毗邻华为等头部科技企业,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了它最亮眼的“底牌”。
虽然是新建立的学校,可湾大的师资队伍却是资历深厚,保持在一线水准。比如先进工程学院院长王煜是国际知名机器人专家,讲席教授夏志宏是解决了百年数学难题的数学家。此外,还有一批优秀青年学者组成的年轻教师团队。这样的教师队伍,既能帮学生们打好专业基础,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让学生们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
和传统高校不同,湾大主打“大学+”模式,不是闭门办学,而是直接把课堂和实验室“搬”到产业前沿与科研一线。比如该校优先筹建物质科学学院,就是因为隔壁的大科学装置都聚焦材料领域;工学院主攻机器人方向,依托的是大湾区先进制造业基础;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布局6G通信,也和周边科技企业资源密不可分。这种“校地共生”的模式,能让学生从入学起就接触行业最前沿,这让很多传统高校都难以比拟。
作为“精理强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湾大在人才培养上把“小而精”做到了实处。该校将在第一年对所有学生开展通识教育,基础课全部开放,大二再让学生结合兴趣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还设计了基于学分的多专业学习路径,每个专业培养方案不超过150学分,同时预留任选课学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索和独立思考。
针对特别有天赋的学生,湾大还开设了数学、人工智能实验班,采取弹性选拔方式,学生觉得不适应随时能退出,完全尊重个人选择。更难得的是,该校不强制本科生参与科研,而是强调先夯实基础,毕竟对本科生来说,扎实的数学、物理功底才是长远发展的根基,这种不盲目跟风“科研热”的理性,反而能让学生少走弯路。
在今年的首届招生工作中,湾大实现了和考生的双向奔赴。湾大期待的学生,是对知识有热情、能坚持,且具备独立思考和自我管理能力的人,而选择湾大的学生和家长,也更看重它能提供的资源,而非“985”“211”这类标签。
从今年招生结果看,湾大原定招生分数线目标为全省前2万名,最终还超额完成,这也说明越来越多考生开始关注高校的办学实力和发展潜力。而且明年计划扩大招生规模,还会把招生范围扩展到广东以外地区,这个消息对来自其他省份并想走理工科研道路、追求个性化培养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好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