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格离婚了。
因为车澈被拍到和女性友人亲密拥抱,并且还当街小便(捏鼻子.jpg),直冲热搜;
随后李嘉格就发博:
我和老车早已恢复朋友关系,感恩过往,彼此珍重。
李嘉格今年参加了一档芒果综艺《是女儿是妈妈》;
节目中她曝出好多问题,当时写了多篇关于她的文章。
她的情况能代表许多当代女性的困境,特别典型。
客观来讲,她和妈妈的关系,不仅仅是原生家庭问题;
还牵扯到“婚姻问题”、“育儿问题”、“婆媳关系”、“女性困境”;
你可能会想,怎么会?
但事实就是这样。
生活不是一道有固定答案的数学题;
生活的题目是一团乱麻,并且——
答案不唯一。
01
李嘉格和妈妈的矛盾切入点是前婆婆的态度。
前夫车澈的母亲第一次见她妈妈薄永霞时,说:
以后这个家得听我儿子的,你李嘉格不好使。
李嘉格和车澈都是辽宁盘锦人。
我们听过东北独生女受气的故事吗?
没有。
所以薄永霞十分生气;
这件事让她耿耿于怀。
更让薄永霞生气的是,女儿对这些话没有一点想法,竟然还奉子成婚。
婚礼时,婆婆告诉李嘉格,别去接父母。
背景是,婆婆知道李嘉格的父亲腿脚不方便(半身不遂)。
薄永霞更生气,但是没办法;
我觉得她肯定提出过“你这婆家态度太傲慢,孩子打掉分手”;
但是李嘉格全然没在意。
日子就这样过着,孩子很快出生,婆婆和妈妈又上演了一出“抢孩子大战”。
我们尽量客观还原一下事发现场:
李嘉格和车澈没在家,婆婆在家照看刚出月子不久的孩子;
薄永霞来家里看孩子。
孩子该换尿布了,薄永霞要来换;
婆婆说我来吧,就去抱孩子;
薄永霞不给,婆婆又去抱;
结果薄永霞的长指甲把孩子挠破了。
孩子哇哇大哭,两人不欢而散。
以上几件事就是薄永霞和李嘉格婆婆相处的全部信息。
李嘉格说,她妈妈和婆婆几乎没有说过话,但是见面就掐架。(薄永霞极力否认)
02
看上去这是婆婆和妈妈的矛盾哈?
其实不是。
这是女儿和妈妈的矛盾。
李嘉格说婆婆人挺好的,只是说话不好听,孩子也一直是婆婆在看。
她在讲“抢孩子”那次,说“我妈指甲长,不是我妈挠(孩子)的,难道是我婆婆故意抠的?”
言里言外都在支持婆婆。
薄永霞固然不喜欢女儿的婆婆,但她更不喜欢女儿的态度。
如果女儿每次坚定站自己,她不会有这么大的怨气。
薄永霞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女性,符合当代社会对“大女主”的定义。
她小时候喜欢唱歌,还考上了音乐学院。
但是那个年代,当歌手简直是最离经叛道的选择。
父亲撕碎了她的报名表,她乖乖上班去了。
为什么李嘉格能成为歌手,看懂这些我们才能明白。
在父权社会里,女性想要接受高等教育,无一不是因为有母亲的托举。
张爱玲说:
“等爹有钱……非得有很多的钱,多得满了出来,才肯花在女儿的学费上——女儿的大学文凭原是最狂妄的奢侈品”。
薄永霞是怎么托举李嘉格的?
她是下岗后,果断第一批办理内退,去做服装生意;
赚到钱后,送女儿上音乐学院。
李嘉格爸爸偏瘫,是薄永霞在照顾。
后来李嘉格要出道,也是母亲卖房支持。
这样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娇妻”吗?
李嘉格当时选择的就是“娇妻”之路——奉子成婚,放弃事业,全力支持老公,照顾家庭。
但我们也不能过分苛责李嘉格。
因为她身上有当代女性真正的困境。
我们能看到关于传统女性和现代女性的两套规训在她身上打架。
03
上野千鹤子说:
“女儿是母亲最激烈的批判者”。
每个女儿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正确性。
母亲从小就是我们关于“女性”认知的来源,是我们的标杆和榜样。
但是人成长到一定阶段,都会有打碎重建的时刻。
这时母亲将会是第一个被开刀试手的人。
李嘉格独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怀疑母亲。
她知道母亲不容易,但是她同样不赞同母亲的活法;
她说妈妈大包大揽,做了家里所有的事,爸爸就像隐形人一样;
这样的生活她不喜欢。
她希望有一个有责任心的丈夫,共同分担。
她的想法没错,但她怪错了人。
母亲万事往前冲,这不怪母亲,只怪那个失职的父亲。
而且能量高的人就是这点好,她不会期待其他人;
但她一定会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
如果薄永霞不向前冲,父亲半身不遂,她怎么上音乐学院?
只怕得像辛芷蕾一样,初高中就在外面兼职赚钱(辛父也是半身不遂)。
这时的李嘉格,内心是反叛的。
她说:“如果女人要被依靠了,首先就会想到去找个男人。”
她走了和母亲全然相反的一条路,靠婚姻去解决人生难题。
这是原生家庭的遗留问题,同时因为另一个女性介入,让她有了全新的价值观。
04
以我们的眼光看,薄永霞的教育理念很先进。
但是人总要经历过回头看,才知道对错。
李嘉格在逆反时,正好遇上了婆婆;
这个单亲带儿子的母亲,告诉李嘉格另外一种活法;
她认可李嘉格作为“母亲”和“家庭主妇”的价值,认可她对家庭的付出。
这毫无疑问是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规训。
我们不能苛责李嘉格选择了遵守传统规训;
因为传统规训刚好符合她当时的状况。
波伏娃说:
“这是一条容易走的路,这样就避免了本真地承担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紧张。”
不排除有精力足够充沛的牛人,不受怀孕和生养孩子的影响;
但多数女性都会被生育和养育孩子限制;
波伏娃说:
“男人的生殖力不与他的个人生存相冲突”。
反过来,女人生养孩子期间,会有无数个物种需求和个人需求矛盾的时刻。
每个妈妈都经历过,和年幼的孩子短暂分离时,自己失魂落魄;
每个妈妈投身工作不照顾家庭,肯定会对孩子产生愧疚感。
这是物种对母亲的奴役。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保证人类幼崽活下去。
在成为母亲的那一刻,你个人的优先级会后退,孩子成了当之无愧的第一顺位。
这不是个体能决定的。
一个传统女性,不会有矛盾感,她在家照顾孩子就已经很开心了;
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
但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都会自我怀疑。
物种希望她照顾孩子,她自己却难以从中得到快乐和价值感。
当代社会对“独立女性”的规训:
不花男人的钱,不靠男人,忽略自己的身体事实,对月经、怀孕、生育、产后虚弱视而不见。
女人们突破传统规训,却又一头栽进现代规训。
美剧《傲骨贤妻》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男配凯里和女主克里希亚竞争同一岗位,两人都不遗余力;
但最后,克里希亚胜出——靠得是丈夫那边的关系。
凯里被淘汰,忌恨克里希亚;
克里希亚也很自责。
但同事凯琳达对她说:
“你只是揽来了一个客户,凯里要是有这能耐,他也会这么做。”
是啊,凯里才不会在乎自己有没有靠女人;
他只会在乎自己有没有赢,只会在乎能不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输掉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04
现代女性规训披了一层“独立自主”的外衣,却仍然遮不住它作为“规训”的本质。
妈妈要求她遵守现代女性规训;
婆婆要求她遵守传统女性规训。
李嘉格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中,矛盾且撕裂。
她说:“懂得大道理,在家行不通”。
两套规训,加上“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把李嘉格彻底逼进了死胡同。
工作吧,两个孩子嗷嗷待哺,自己的身体也更倾向于照顾家庭;
在家吧,社会赋予家庭主妇的价值感实在太少了,自己的心理也过不了那一关。
怎么办?
这是身体和心灵在打架,这是传统和现代的战争;
这是女性在夹缝中无力的挣扎。
这时候需要的不是婆婆,也不是妈妈,
她们两个都是女性,跳不出女性魔咒;
这时需要的是那个叫“丈夫”的人,需要“孩子的爸爸”车澈过来说:
你想要什么?你去做。
想要事业,家庭我来照顾。
想要家庭,我去奋斗事业。
因为家庭是两个人的家庭,孩子也是两个人的孩子。
05
他俩最终分开,也是因为男性在家庭角色中的缺失。
车澈曾“贵”为爱奇艺副总裁,网传身价过亿。
但后来,李嘉格说,车澈从爱奇艺离职后,创业屡次失败;
家庭花销都是她参加综艺和直播的收入。
也就是说,李嘉格想要遵守传统女性规训,对应的位置没有男人;
她只能遵守现代女性规训了,因为现代女性规训里没有男人。
说到底,她们只是在要求自己。
我只能说,现阶段,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愿李嘉格以后,不要在意规训,认真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社会期待,也是期待;
活在别人的期待里,你将永远是他们的囚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