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拿到新西兰永居,就代表可以永远高枕无忧了吗?
一名拿到了新西兰居留身份的老移民,即使有一个在新西兰出生长大的儿子,也没能改变他被取消身份、驱逐出境的命运。
![]()
拿到身份的5年内犯案
34岁的Amrat Pal Singh Dhounsi自18岁从印度来新西兰留学,成年后的学习、工作与社交生活均在新西兰。
2017年5月,Dhounsi获得新西兰居民身份,并在这里长期工作生活。
他在新西兰的生活很稳定,在一家五金店担任要职,长期租住一套房子,房东称他是“模范房客”。
2020年12月的一晚,Dhounsi与一名女子饮酒并吸食大麻后,多次对该女子实施猥亵,包括触摸、试图把手伸进她的衣服、强行拥抱与亲吻,直到对方威胁呼救他才停止。
Dhounsi在新西兰有一个儿子,他与孩子母亲已经分居。
2022年10月,Dhounsi被判犯有“猥亵攻击”(indecent assault),被法院判处一年监督(one year of supervision)并令其完成100小时社区服务,同时判令其向受害人赔偿2000纽币。
报道指出,所判处罚Dhounsi已执行完毕。
受害者受到严重心理创伤
然而他的惩罚还未结束,由于他的犯罪行为发生在获得居留权后的5年内,根据新西兰《移民法》,他还可能面临被驱逐出境。
法庭文件与量刑时的陈述显示,Dhounsi触摸的那名女性因为此事遭受严重的心理和生活影响。
她搬了城市,换了工作,并说她经常有自杀的念头,感觉自己很“肮脏”。
这位女士还一直在与尴尬、羞耻、内疚、自我憎恨和缺乏动力的感觉作斗争。
她一直在接受心理治疗,并被诊断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法官表示,如果Dhounsi继续留在新西兰,这将妨碍该女子的行动自由和选择居住地的权利。
上诉失败,驱逐出境
Dhounsi对驱逐提出上诉。
移民和保护法庭承认,此案存在“特殊的人道情形”(包括他在新西兰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但也指出关键法律事实:他的犯罪发生在取得居民身份后的5年之内,因此触发了可被驱逐的法律条款。
法官在判决中明确表示:“新西兰居留是一种特权,不是权利。”
法庭认为,虽然与孩子分离会令父子双方痛苦,但受害者也受到了深远伤害,为了维持公众对移民制度的信任,如果允许Dhounsi继续留居,会对公众信念造成影响。
法官认为,驱逐结合了犯罪性质、影响以及公共利益的综合判断,对他并非“过分苛刻”。
法官还说,孩子会得到其母亲及亲戚的爱和关怀,他会把他们视为自己的直系亲属。
法庭最终驳回了Dhounsi的上诉,给予了以下安排:移民局暂批给他三个月的工作签证,目的是让他有时间收拾事务并向年幼的儿子说明父亲将要离开的事实。
同时,法庭特意下令取消对其再次入境的绝对禁止,以便他未来可以向移民局申请探视儿子。
但法官也补充,任何未来的探视申请仍要由新西兰移民局决定,法庭无法保证申请结果。
新西兰居民犯罪进一步收紧
根据《移民法2009》第161条,居民身份获得后的前5年,如果持有人犯下严重刑事罪(判刑两年及以上),就可能被裁定驱逐。
这个阶段是法律对新居民的严格考察期。
实际上,司法和移民实践中形成了一个惯例:长期居民超过10年,即使犯下严重罪行,也通常不会被自动驱逐。
不过,移民部长Erica Stanford本月宣布将会进一步收紧驱逐出境和移民合规规定。
![]()
新法案提出取消“10年限制”,允许新西兰长期居民(甚至住了20年的人)如果犯下严重罪行仍可被驱逐。
该法案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成为新法律。
ref:https://www.nzherald.co.nz/nz/indian-national-amrat-pal-singh-dhounsi-to-be-deported-after-indecent-assault-conviction/CF5IPIOLDNEVVBDF2V3HKBXNG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