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
九月一到,秋日的干燥便悄然而至,不少人都陷入了被 “吸干” 的窘境。清晨起床,即便睡前涂了三层保湿霜,脸颊依旧干得泛起白皮,细小的纹路在脸上若隐若现;若是晚上忘了开加湿器,深度睡眠时总会被喉咙的干涩痒醒,第二天说话声音沙哑得像吞了砂纸,连简单交流都费劲。对肺功能偏弱的人来说,秋天更是 “难熬季”,半夜常被突如其来的咳嗽惊醒,胸腔阵阵发紧,家人在一旁念叨 “多喝点水”,可试过才知道,单靠喝水根本缓解不了身体深处的干燥。
其实应对秋日干燥,光靠外部保湿不够,更要从饮食上 “补水润燥”。老话说 “冬吃芽,夏吃瓜”,却少有人知秋天也有专属润燥瓜菜 —— 蒲瓜。九月正是蒲瓜大量上市的时节,这个看似普通的瓜类含水量高达 90%,咬一口脆嫩爆汁,补水效果比喝饮料还实在,关键价格亲民,几块钱就能买一大根,堪称秋日润燥的 “平价宝藏”。
秋日干燥带来的 “双重折磨”,不少人都深有体会。李女士每到九月就愁眉不展,睡前仔细涂了保湿霜,清晨脸颊还是干得发紧,指腹揉搓就能看到白皮脱落,镜子里的红血丝和干嘴唇让她不得不反复涂润唇膏。比起皮肤干燥,咽喉不适更让她难受,前几天忘开加湿器,半夜被剧烈干咳惊醒,喉咙干得冒烟,咽口水都疼,一杯温水下肚也只缓解片刻,第二天声音沙哑得被同事问 “是不是感冒了”。
对肺功能偏弱的王先生来说,秋日干燥更是苦不堪言。每到九月他就成了 “夜咳专业户”,凌晨两三点常被咳醒,胸腔连带着肋骨都疼,妻子盯着他喝够八杯水也没用。后来咨询医生才知道,秋日干燥易损伤肺阴,单纯喝水只能缓解表面干涩,无法滋润肺部,医生建议多吃时令润燥蔬果,他这才发现了蒲瓜这个 “宝藏”。
菜市场里的蒲瓜常堆在显眼处,翠绿外皮泛着光泽,和丝瓜有些相似却总被忽略。其实它的补水能力远超想象,含水量比黄瓜、冬瓜还高,咬下去脆嫩的果肉满是汁水,清甜爽口瞬间缓解口腔干涩。蒲瓜不仅水分足,还富含维生素 C、B 族、钾元素和人体必需氨基酸,能增强免疫力、促进代谢,老人孩子都适合,九月丰收季价格也实惠,五六块钱就能买一大根,够一家三口吃两顿。
不过不少人觉得蒲瓜 “没味道、不好吃”,李女士最初也这么认为,第一次清炒蒲瓜软塌塌没滋味,家人没吃几口就放下筷子。后来她才发现,蒲瓜味道清淡,得用对做法才能激发鲜味,经过多次尝试,她总结出 “零失败做法”,连家里不爱吃蔬菜的孩子都能扒着碗吃半盘。
预处理时,用盐水浸泡 5 分钟杀菌,再加面粉轻轻揉搓吸附杂质,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切配时看老嫩决定去不去瓤,嫩蒲瓜带瓤更清爽,老蒲瓜得挖掉硬籽,切成 0.3 厘米厚的片,用盐腌制 10 分钟析出水分,冲洗沥干避免炒制出水;炒制时放蒜末增香,加一勺猪油提味(没有就用植物油),大火快炒 1-2 分钟,加少许盐和味精调味,最后淋薄芡汁让调料附着更入味,还能锁住水分。
炒蒲瓜总出水?试试这些小窍门:水分多的蒲瓜可延长腌制到 15 分钟,用纱布挤掉多余水分;调味时加少许白糖吸收水分还能提鲜;用平底锅受热均匀减少出水;搭配虾仁、瘦肉片等吸水量少的食材,既丰富口感又吸收水分。
九月除了蒲瓜,莲藕、萝卜、冬瓜也是润燥好选择,烹饪以清淡为主,多清炒、蒸煮、煮汤,避免油炸烧烤。还可适量吃梨、柚子、葡萄等水果,肺功能弱的人试试雪梨、银耳、百合煮汤,滋润肺部缓解咳嗽。
秋日干燥虽恼人,但选对食材用对方法就能轻松应对。蒲瓜这个 “平价润燥宝藏”,既能解决干燥问题,又能为餐桌添美味,趁着上市不妨买几根试试,说不定会有惊喜。李女士家现在每周都少不了炒蒲瓜,家人从 “不感兴趣” 变成 “每周必点”,她说:“以前觉得应对秋燥很难,现在发现用心找时令食材,就能轻松度过滋润秋天。”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