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年的冬天,成吉思汗站在印度河边,眼前是刚冲完最后一波的扎兰丁残兵,他本可以继续南下,却在那时转了马头,后人说有神兽劝退,听着热闹,可真事没那么简单。
![]()
扎兰丁,花剌子模的王子,用最后的拼命让成吉思汗记住了他,他在印度河边把家人推下河,自己带着残兵,跟数倍于己的蒙古军死磕,浑身是伤,跳进湍急的水里,成吉思汗看着这一切,难得说了句,生子当如是,这场追杀不只是打仗,更是两个硬汉的对峙,人一消失在浪里,西征的大事也就成了大半。
![]()
但撤军不是一时冲动,印度河对岸的世界藏着三个要命的坑,蒙古骑兵最先看见的是从没见过的绿色“独角兽”,其实是印度犀牛,耶律楚材趁机拿中原的角端神兽说事,把撤军的理由包装成天意,既没伤大汗的脸面,也没直说部队撑不住了,这背后是蒙古人对南亚湿热的本能躲闪,马匹一到那儿就发软,弓弦沾了潮气黏住,连最靠得住的复合弓也成了摆设。
![]()
更可怕的是等着他们的战场,德里苏丹国的铁甲战象一排排挡住去路,这些大块头一脚就能踩碎骑兵的阵脚,马一见它们就乱跑,整支队伍当场散了,就算后来蒙哥汗有了办法,1221年的蒙古兵还从来没碰过这种场面。
![]()
真正压垮进军决心的,是千里之外传来的警报,西夏趁成吉思汗西征时不肯出兵,现在又暗地里挑动叛乱,后院着火,这事儿比印度那边可能捞到的好处急得多,成吉思汗清楚,再往远了打,身后根基就撑不住了。
![]()
神话里的神兽劝退成了老百姓嘴里的谈资,可真要决策,靠的是摸清敌情、看准地势、算清大局,这场没打成的仗没让成吉思汗丢面子,反而让人看出他懂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停,四十年后他孙子带兵再杀到印度,心里还记着战象的厉害,那会儿撤军的念头,一直跟着他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