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
今天,“学习大国”为大家整理了
近期《人民日报》中的
部分经典名句
积累的同时也要会用哦~
关注“学习大国”
每日get新鲜写作素材↓↓
适用主题:依法治国
制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杠杠,本就该一是一、二是二,如果表述含糊其辞,执行起来就会如橡皮筋那般可松可紧,变形走样。变“一般”为“一律”,凸显了制度执行的刚性。我国古人就认识到:“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
摘自:
出自唐代王勃的《上刘右相书》。“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唯行而不返”,指出了法律的严肃性及建立法律威信的重要性。返:通“反”,违反。其意为:法律一经制定,凡有违犯者,必须实施惩治;法令一经发出,只有坚决执行,决不能违反。
适用主题:干事创业
古人作诗,很讲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为“推敲”二字反复斟酌,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这般慢工细作,方成就千古绝唱。
摘自:
适用主题:干部作风
从孔子“君子有三畏”到东汉杨震“四知却金”,再到清代叶存仁赋诗“不畏人知畏己知”,因为敬畏天地、敬畏道德,所以慎独慎微、反躬自省。
摘自:
清代有位官员叫叶存仁,一次离任时,他的部属在夜里送来很多礼物。叶存仁见状原封退回,并赋诗一首相赠:“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这里的“畏己知”,就是时刻慎独慎微的生动写照。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敬畏之道。
摘自:
中华民族素有“君子之心,常存敬畏”的传统。“敬”让人有所为,知晓自己应该做什么;“畏”让人有所不为,警示自己不该做什么。
“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这是宋朝诗人陈与义的一句名言,后来罗大经又补充了一句,把诗意解释得更透彻、更警人:“士大夫若爱一文,不直一文。”好多贪官家财万贯,其人则是千夫所指,其人品是一文不值。
摘自: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守住小事小节,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在一时一事上守住小节、把住细节或许并不困难,但要在时时事事上都做到慎独慎微,却绝非易事。
摘自:
立德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建功立业之基。
跟着人民日报学写作↓↓↓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为“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
来源:学习大国综合人民日报等
本期编辑:张佳睿(实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