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每天早上起床,打开窗户本想吸口新鲜空气,结果雾霾扑面而来。咳嗽、咽干、胸闷,已经成了不少城市人的“常态”。很多人觉得这不算事儿,喝点水、吃颗喉糖就过去了。但你要知道,肺不是用来“忍”的,长期的忽视,可能换来的是慢阻肺、哮喘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肺出了问题,不只是呼吸变困难,整个身体的运转都会被拖慢。大脑缺氧、免疫力降低、睡眠质量变差,连心脏也会跟着受累。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的数据,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每7个人就有1人患有慢阻肺,而且超过70%的患者在早期都没有察觉。
空气质量我们控制不了,雾霾天也不可能天天戴着N95满街跑。那有没有办法,从生活习惯里找到“护肺的出路”?答案是肯定的。饮食,是最容易被忽视却最有潜力的“肺部保护伞”。吃对食物,不等于吃补品,而是选对那些真正对肺有益、又适合咱们中国人口味和体质的天然食材。
说起“养肺食物”,坊间传言不少,什么猪肺汤、虫草炖鸭都被说成灵丹妙药。但真要靠谱,还得看权威推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和多项临床营养研究,目前被广泛认可、对肺功能有辅助益处的天然食物中,有三种特别值得长期食用。
第一位,是百合。
这个看起来像花瓣一样的植物,其实早在《本草纲目》里就被记载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现代营养学也发现,百合含有丰富的多糖、植物甾醇、黏液质和钾元素,这些成分对呼吸道的黏膜有一定保护作用。
特别是换季时节,空气干燥、鼻子喉咙容易发痒,百合能帮助润滑气管,减轻干咳、咽喉不适感。很多人喜欢拿它煮汤,比如百合银耳羹,就是一道经典的润肺甜品。如果不喜欢甜口,也可以试试百合炒芦笋、百合藕片汤,既有口感,又养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鲜百合偏寒,脾虚、胃寒、容易腹泻的人群要适量食用。干百合性温一点,更适合日常调理。每次食用控制在15克左右就够了,别觉得“多吃多补”,营养过量也可能带来副作用。
第二位,是雪梨。
每到秋冬换季,雪梨就成了厨房里的“常驻嘉宾”。老一辈人常说:咳嗽喝雪梨水。听起来像民间偏方,但其实背后有科学依据。雪梨含水量高达85%以上,富含维生素C、鞣酸、果胶和多种矿物质,对润肺、清热、缓解咳嗽有积极作用。
尤其是感冒初起、咽喉干痒时,煮一锅川贝炖雪梨,不仅口感温润,还能帮助化痰止咳。比较推荐的吃法是将雪梨去核后切块,加入几颗川贝和少许枸杞,小火炖30分钟,既保留营养,又避免寒凉。
但也别盲目跟风,糖尿病人群或血糖控制不佳的人,不建议频繁食用加糖版本的雪梨炖品。可以尝试用红枣、无花果等自然甜食材替代冰糖,既提升口感,又减少血糖负担。
还有一点小技巧:别把梨皮去掉。梨皮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物质,抗炎效果更好。但前提是要洗净,最好用流动清水冲洗后再用淡盐水浸泡几分钟,减少农药残留。
第三个“肺部好搭档”,是黑木耳。
它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补血高手”,但其实,黑木耳的最大亮点在于它的“清道夫”功能。它富含膳食纤维、多糖、铁和植物胶质,能帮助清除呼吸道中的代谢废物,减少肺部负担。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黑木耳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6.5克/100克,是菠菜的两倍多。长期适量食用,有助于改善肺部环境,提高呼吸系统的“清洁力”。
炒木耳、木耳拌黄瓜、木耳炖鸡汤,都是简单又美味的吃法。需要提醒的是,干木耳泡发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夏季更要注意冷藏保存,避免滋生细菌,特别是椰毒假单胞菌的污染风险。
另外,黑木耳有一定抗凝血作用,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有出血倾向的人群应谨慎食用。普通人群每天摄入10~15克干木耳即可,不宜过量。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我天天吃百合、雪梨、黑木耳,是不是就能让肺“百毒不侵”?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肺的健康,从来不是单靠某一种食物就能解决的,而是多种营养、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成年人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强调多样化摄入、颜色搭配、粗细结合。比如胡萝卜、南瓜、深绿色蔬菜等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也对肺部抗氧化有帮助。
别忽视水的作用。水分摄入充足,能帮助湿润呼吸道黏膜,减少尘埃颗粒的停留时间。每天推荐饮水量在1500~1700毫升之间,尤其是长期待在空调房的人,更要注意多喝水。
当然,也不能光靠吃。远离烟草,才是保护肺最关键的一步。《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指出,吸烟是导致慢阻肺、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即便是“低焦油”烟、电子烟,也不能降低肺部风险。
有一点很关键:如果你出现长期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反复感冒后恢复慢等症状,不要拖,尽快去医院做肺功能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有吸烟史的男性,更应该每年进行一次肺部影像学检查。
目前国家正在推广“慢阻肺早筛”项目,也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开展肺功能普查。很多人觉得“没啥不舒服就不用查”,但恰恰相反,肺的早期病变往往无明显症状,发现时已经晚了。
再提醒一句,那些动辄宣传“排毒”“清肺神器”的保健品、饮品,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权威验证。养肺是个慢功夫,不是靠三天两头的“灵丹妙药”,而是靠科学饮食、规律作息、良好生活方式共同维持的。
如果你已经开始关注肺健康,不妨从今天开始:给晚饭加点百合,早餐来点雪梨,午餐拌个木耳,再多喝几杯白开水。坚持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身体的变化,比你想得更快也更真实。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2]钟南山, 王辰,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2, 45(3): 173-206. [3]李宁, 王敏, 等. 中国成年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现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 42(3): 434-43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